給新讀者
或許你在許多的文學和科普的專欄中,有點迷失,歡迎你來到,在探索中,歡迎使用側欄的搜尋框,打入關鍵字,就能找到您有興趣的內容喔!

想出大霹靂的宇宙模型的,是佛里德曼,他假設宇宙的起點,是一個高熱高壓的點,透過大爆炸,產生我們今天看到的宇宙,哈伯證實了這個假設,透過觀察遠方星系的紅移現象,證實了星系正在遠離我們在的觀察點---地球。至於天使與魔鬼書中所提的天主教神父樂梅特,則推導Friedmann-Lemaître-Robertson-Walker方程,並在螺旋星雲後退現象的基礎上提出了宇宙是從一個「初級原子」「爆炸」而來的—這就是後來所謂的大霹靂。因為書中並沒有明講,神父本身是位物理學家,讓讀者會誤會,好像僧侶提出了神啟般的靈感,而科學家指是證實靈感的研究者,其實樂梅特和哈伯,都是物理學家,樂梅特的觀點,也不是因為宗教理由才偏向大霹靂理論,而是因為大霹靂模型比較能描述宇宙現狀。

 

本文並不是要談物理學或宗教,而是要探討,引發這麼重大發現的靈感,到底是怎麼來的,有人說只要一直研究某個題材,然後,就會在放鬆的時候,如:在蘋果樹下休息,或是作一個蛇咬尾巴的夢,就會找到靈感。我想,這兩個部分都是必須的,可是,從努力思考,到放鬆頓悟,其實還有一個環節,為大家所忽略,就是---混亂。我這裡所指的混亂,其實就是分類的盲點,我以文學來舉例,文學上的分析,非常細緻,有情節的分析、有角色類型的分析更有筆法上的分析,因此,我要說,要學著寫莎士比亞也不是太難,因為這方面的分析已經可以讓我的寫作具有莎士比亞的  風格,至於在二十一世紀會不會讓人們重新接受這樣的風格,就得存而不論了。可是這樣的作對我的作品並沒有幫助,因為,莎士比亞的作品精髓不在這些分析裡面,而在於不自覺的結構中,有人說,莎士比亞的戲,充滿戲中戲,如:哈姆雷特,或者平行劇情如:皆大歡喜,透過戲中戲或者平行劇情,讓故事中的衝突與張力,更加強烈。我覺得這個分析正確且一針見血,不過,莎士比亞的劇本之所以長久以來,一再被電影、戲劇採用,主要是因為作者長期在劇場工作,對於這些真假、框內框外,有不自覺的體認,也允許這樣的混亂,在他的作品中,化成有秩序的劇中劇。這樣的過程,若是跳過了,或許劇中劇的架構還是會出現,可是,沒有背景基礎的理由,戲劇張力肯定沒有那麼大,哈姆雷特中,喜劇班子的諷刺劇,讓篡位的叔父感受到壓力,也讓哈姆雷特確認,殺父的兇手,就是叔父。

 

這樣的創意,就是混合了劇場中的元素,加入了文學裡,讓文學也能戲謔的展現幽默。然而這樣的混合或者說,混亂,是需要蠻長時間的整合的,過程也常常是無意識的,以文章之首的大霹靂理論,本身就打破了原來宇宙的假設,本來物理學家假設宇宙是古今差不多一樣的,宇宙的大小也差不多,然而大霹靂假設了宇宙起始的狀態,也推論目前宇宙的大小還在不斷膨脹中,因此,本來描述宇宙的方式,就不管用了,要用動態的方式來描述。宇宙的狀態,的確不容易從日常生活的經驗來推論,如果說,我買了一間房子,每天都會多一個房間,可是家具卻不會互相遠離,怎麼聽都很奇怪,因為,我不曾經驗過,空間變大的情況。同樣的,要構思大霹靂理論,除了需要對物質的性質或粒子組成有概念,最重要的就是,要打破宇宙古今類同的概念,構思一個成長的空間,而物質是在空間裡面存在,並不是四散紛飛的狀態,星系遠離地球,不只來自於運動,而是它存在的空間,是膨脹的空間,空間本身正在遠離觀察點---地球。這樣的混亂,透過樂梅特以數學方程式來描述,也透過哈伯的觀察,證實模型是成立的,讓看似矛盾的東西,整合成一個有條有理的幸統。創意,既需要前面混亂的過程,也需要後面整理與分析的過程。

 

從物理上的宇宙理論,我看到了新創意的產生,需要思考者放掉舊的架構,以某種新的路線,製造出某種混亂,再藉著分析混亂中蘊含的性質,架構出清晰理論。混亂是創意建構過程中,必要的過程,最近Google重新重視創意的執行,把公司裡原有的創意找出來,再度檢討其執行的價值,以免發生創意產生了,卻由其他公司執行成功的例子。Twitter就是Google員工提出的,卻是在員工設立公司後,才變成可行的創意。Google的模式,正是從混亂中找創意的例子,因為打破現狀,才會有新發現,員工也不被鼓勵去執行任何上司的意見,因為其中的創意成分很低。有人用撒種子來比喻Google,我覺得雖不中也不遠矣。希望Google在今後的發展,能夠秉持某種程度的混亂,繼續開發出新的創意。也希望讀者裡面,在混亂期的,不要放棄希望,因為,有條有理的架構,就在這團看似混亂的東西裡面。

orgilv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梅格萊恩扮演的廣告公司主管,跳下布魯克林大橋,她不是要自殺,只是想跑到十八世紀,去見男主角,跑進大宅邸的她,馬上被王子般的男主角選上,成為新娘,冒死穿越時空的她,能夠變成公爵夫人嗎?現代灰姑娘能不能當古典時代的公主?光是過程已經是最美麗的童話了。

Kate & Leopold 預告片

 


 

一項業餘者的重大成就---580億美金的登山車市場

(請參考登山車的產生過程,後面的部分為姚仁祿的創意解析)

orgilv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電話公司的職員傑默馬利克,已經達對了十一題,今天,主持人問了第十二個問題:三劍客故事中,第三位劍客叫什麼名字?傑默馬利克撥了電話,他會選擇愛情,打給拉媞卡,還是以唯一的求救電話拿來問答案呢?而幸運之神是不是讓他猜對答案?讓他拿到獎金?當他們通上話,觀眾的情緒也到了最高點,到底百萬獎金重要還是愛情重要?男主角拿得到獎金嗎?他又能不能和女孩在一起呢?我也想到,為什麼伴隨大獎的測驗,永遠吸引大家觀賞呢?

 

 

平民百萬富翁的MV Can I Have This Dance (由電影中的片段剪輯而成)

出處:sisterhoodlovers20 在 youtube

平民百萬富翁中的益智節目,主角努力答題,除了要吸引觀眾的目光,還想吸引女主角的目光。而學生在學校的考試,很大的部分是滿足家長期望,在東方社會,這既不需要避諱,也無須逃避。能夠在這樣的系統裡拿高分,或許不見得是知識上的大長進,卻絕對是學生爭取高等教育資源上 ,一定要玩得重要遊戲。許多教授或學教育的人,即使口口聲聲說:考是不可領導教學,到了自己的小孩進入中學時,如果能夠說動教育當局,特設資優管道,避過考試系統,有希望進入比較有資源的學校,孩子在過程中就能兼顧學習的效果與考試成績,不必填壓死背。如果孩子一樣要參與考試大賽跑,身為家長,絕對不敢瀟灑的說:懂了就好,考試不重要。因為,結果告訴大家,只有考試最重要,很多課外的學習成果,是不計入升學考量的。 

既然這是個兩難,是不是就放任教育體系中的評量,或者一般通稱的考試,成為一種純遊戲,附加在學習之外呢?這樣應該是種本末倒置,既然是必要之惡,不如好好規劃。我想拿美國的SAT當參考。美國的升學制度容或有許多缺點,優點還是不少。例如:美國教育界多年來喊的教材多元化,結果一碰到人文內容,馬上偏向毛姆與珍‧奧斯丁,絕對不會著墨於非裔美國人祖先的非洲文化,這點其實沒什麼好尷尬的,連重視原住民語言的澳大利亞,也是等到毛利語完全死亡,才開始教毛利人講毛利語,這樣的語文復興,還被語言界是為一大奇蹟與成果,可見多元平衡,沒有想像中的容易。儘管美國的考試系統有這麼明顯的缺點,也難以在短期內改變,執行精緻度上,倒不是沒有優點。美國的SAT 有多次的考試機會,現在(2009年6月)已經可以報名明年五月之前的所有考試,也為某些宗教理由上不能參加周六考試的學生,設了周日的場次。SAT有標準的考試環境與程序,讓學生可以拿著這樣的成績,去申請每個大學,光是節省考生重複參加不同的入學考試,就是資源的一大減省。美國軍校也委託SAT設立場次,讓想就讀軍校的學生報考,不知道國內的軍校,除了採計學力測驗的成績,是不是在將來也有與大考中心合作的計畫?因為有這樣的考試制度,學生可以安心的參加課外活動,只要記好SAT考試日期,不必每天掛心一生一次的考試會不會考砸,可以好好安排自己合適的考試時間,或是在初次考試後,規畫下次的考試。

orgilv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漏斷人初靜
Rowling老師的青少年樂園


我沒去查證J.K. Rowling的J. 是不是 Jane(按:其實是Joanne),但是我知道J.K. Rowling絕對在英國文學上會留下名號,倒不是英國對於嚴肅文學和休閒文學的界線不嚴,而是在這個文類上,她已經標立了一個獨特的旗幟。

Miyukilin

orgilv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echnorati Profile

性格的攝影師,來到小鎮找尋有頂篷的橋,幫雜誌取鏡。平靜的家庭主婦,看到攝影師的 風采,深受打動,譜出一段四天的戀情。電影到這裡,已經為某種浪漫的情懷,紮下種子,觀眾也就願意買單,為一生一次真愛,投以期待。

 仿麥迪遜之橋 ---花蓮

花蓮  仿麥迪遜之橋

 

這樣的劇情,說我不感動,的確是騙人,但是我卻為攝影師的情人抱屈,這樣的旅行式職業,他太太不但不會有生生世世的感動,還要在家處理一切的突發狀況,真的是令人不平。所以,我有點羨慕那位家庭主婦,因為四天之後,她完全不需要去擔心,老公半年才能回家一次。我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與我對於攝影這個行業的感想有關,後來也證實這樣的想法,不是空穴來風,而是有所本。記得有一次去聽演講,是位廣告人,分享旅遊的經驗,本來廣告人都是出名的業餘者,不要說旅遊或攝影,就算會開戰鬥機,我也不驚訝,畢竟,創意人裡面多瘋子,文案又比美工瘋得厲害 (先聲明,我這裡的瘋是指對某項事物著迷,不是病理學上的症狀),這位演講者既然講到了希臘,就提到希臘的狗會看夕陽,還提出了一隻狗對著太陽站了數小時的照片。這在一般聽眾來說,恐怕也就聽聽就好,你我既不是哲學家,又怎麼能證明狗不會看夕陽?沒想到這樣的照片,可就惹擾了一位專業攝影師,發問者一開始就說明,本身是國家地理雜誌的攝影師,也算到過幾個國家,拍過幾張照片,不是什麼泛泛之輩。接著,他說明,即使拍了這麼多貧民窟和人文題材,從來都是讓鏡頭自己說話,可沒有標榜什麼了解下階層,可以代那些被攝影者發聲,他想請教,這位廣告人為什麼有能力幫那隻狗定義它的行為?這張照片為什麼能證明狗在看夕陽?會不會根本就是狗在海邊打哈欠?那他拍的蘭嶼山羊,是不是表示山羊會在海邊觀浪呢?演講者實問虛答,說明自己雖然旅行都是跟團,不逛貧民窟,但是平常的確會參加關懷團體,與官方共同關心下階層問題。至於攝影作品,乃是隨手拍攝,並不一定有深層意義,所以也不確定被拍攝者到底有什麼感受,需要表達什麼主張。感性碰上理性,專業對上業餘,精彩的程度,就連常讀意識流小說的我,也感嘆現實比小說精彩得多,我只好趕快發問了一個文學問題,作球給演講者,擺脫這個無解題,畢竟同為解創意人,我懂她在講什麼。

我之所以不厭其煩,把這個事件提出來,就是看出了某些攝影師的執著面,背個相機、按按快門,說實在,對於改變現狀,影響有限,這樣的矛盾,常常使得攝影師得含著眼淚對焦,壓抑哽咽按鈕,然後,搭上頭等艙離境。畢竟當我只是個過客,我又要去改變什麼呢?也因此,當他看到業餘旅行家,輕輕鬆鬆的漫遊,船過水無痕,還能開玩笑說,這隻狗不但不是流浪狗,根本是隻會看夕陽的哲學狗,專業攝影師又豈能不大抓狂呢?完全不管當地人文背影,看圖說故事,是這類攝影師的大忌,可是要有深度,要能參與,這些活動又與專業攝影完全無關。如果我帶著上百公斤的攝影器材,往來於主要城市的五星級飯店,怎麼有可能去街友聚集處領免費的飯呢?誰來幫我顧那支十六萬台幣的義大利腳架?我加入街友們之後,會不會因為情感因素,無法客觀的採樣呢?會不會拍得很濫情?因為種種的因素,攝影師避免過度涉入,卻又無法完全超脫,形成一種情感上的矛盾。

orgilv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得2001年之前的網路產業,可說是百花爭鳴,甚至有人喊出了所有的企業都會變成達康 (dot com,網路公司),結果,在網路產業泡沫化之後,大部分的人都能接受,並不是只有網路產業的經營模式,才是唯一的經營模式,本文將就星巴克的經營模式,來對比達康產業的經營模式,以突顯在不同的經營模式下,核心競爭力如何發揮,且需要什麼樣的資源來作為經營模式的後盾。

星巴克模仿彼特咖啡(Peet's Coffee and Tea) (註1),利用咖啡座的形式,來推廣並銷售咖啡豆,尤其在咖啡品項上,刻意融入挑選過的米蘭義式咖啡,讓消費者非常容易接受。我記得當初開始喝星巴克,是因為好奇,因為星巴克的咖啡高達3塊美金的一杯,沒想到小小的嘗試,就此成為我的偏好,用大大馬克杯喝拿鐵咖啡,從此變成我習慣的美式喝法,即使不在星巴克喝咖啡,也會特別要求咖啡店用紙杯幫我裝一大杯,即所謂 tall size,可見星巴克的主力咖啡,有別人尚未模仿之處。這樣的體驗式經營模式,很顯而易見的親和力要比技術重要,這也就是達康不能忽視的差異,達康 (這個稱呼中的com已經有網路公司的意思,"達康公司"有字詞重複的問題)基本上還是不能跳脫技術為核心的服務能力,如果一家達康其實都是採人工處理,僱用人員,處理例行程序,只有介面採用網路,而非應用自動化的運算技術,其實與一般傳統的公司競爭力,差異不大。這個可以由雅虎與孤構(筆者擬的Google中文譯名,大陸譯為谷歌)的差異來看,雅虎採人工方式編制網路目錄(此為早期的雅虎模式,目前的模式尚待筆者查證),孤構採取的則是電腦演算法編的目錄,因此,後來在核心競爭力上,就能看出差異,不只搜尋時間比要長,建立目錄的成本也比較高,雅虎也考慮過把編目作業和搜尋業務外包(承包商是Google ,關於Google 以技術成為外包商的故事,還有Apple iPhone的ios 系統,有興趣的人請參考 平台決定一切?—-Apple-vs.-Google 世紀大決鬥讀後感),終究考慮到,搜尋與入口網站,是雅虎的核心能力,收回自營。提到自動化運算是不是比較有效率,或許有人認為雅虎在使用上,比較不需要在關鍵字花腦筋,因為編目錄人,已經人工過濾過相關性比較低的網頁,這就是雅虎的附加價值。除了人工帶來的的價值,為了提高營運效率,還是應該回歸以技術為核心的服務能力,也因為自動化服務的主角由人,變成人加上機器,因此,以電腦運算取向為解決方案的Google 孤構,因為自動化的成本,初次的設備建置費用比較高,這點上,雅虎則不然,雅虎走校園創業,一開始所需要的資金並不高,史丹佛大學提供的電腦資源,(關於史丹佛非營利式的天使投資,請參考[ 看電影真能學管理? ] 為行善而營利? 評電影老狐狸 ,提到史丹佛為學生及校友,提供天使創作資金 )就足以因應初期的營運,直到Yahoo點閱率增高,才需要引入創投資金。Google 孤構的初次設立成本,需要股東提供相當的資金,在全球設立龐大的伺服器群組,幸好,此後的營運維護,要比養一群員工要低得多,未來也不需要醫療服務或退休金。

 

比較完網路業中的達康模式,是不是星巴克也走類似的經營模式呢?星巴克與達康的差異,除了顯而易見的硬體差異,看得到咖啡機、磨豆機等設備,它走的是服務導向的經營模式,因此必須給予員工教育訓練,提升服務品質。星巴克成為消費者除了客廳之外,一個休息和會見朋友的地方。至於達康因為平台的性質,其經營模式,與科技的效能相關,如亞馬遜書局,可以利用線上虛擬的購物車,把不同來源的書籍,整合成一筆訂單,雖然書籍可能是從不同的發貨倉庫,甚或個人經營的小書商,透過Amazon平台集中到快遞業者,然後寄送給消費者,其中的處理程序,若沒有自動化處理系統,人工組成的價值鏈控管系統(logistic system)將會把利潤耗盡。上述的自動化效益,在傳統產業上,就比較不可行,既然無法在價值鏈上增加附加價值,不如好好提升員工福利,透過掌控服務品質,來發揮人力資源的最大價值。星巴克需要把產品單價提升到3美元,除了提供高品質咖啡外,更需要提升員工的服務水準,這些要一定的訓練以及額外的薪資或福利,星巴克的兼職人員,享有醫療保險(註2),就是鼓舞士氣的手段之一,至於訓練課程,更是從新進人員的第一天,就有老手帶領,確保不會泡出苦味的咖啡。

比較過兩種經營模式的差異,也可以看出核心競爭力與經營模式不可切分,如果把星巴克模式套用到本來高度資訊化的達康上,工作流程變成由人工方式處理,雖然如日本的活力門(Live Door) 可以聘請一些老年人或服裝怪異的青少年,以求降低成本,卻不見得可以獲得最大效益,畢竟達康到目前為止,還是依賴網路介面來面對消費者,既然是標準化平台,快速與效率比較容易被消費者察覺,人員素質則在網路化過程中,被過濾掉了。達康另一個比較接觸消費者的層面,則是快遞人員,因此,該地區若沒有像美國一樣發達穩定的快遞戲統,達康經營模式也施展不開。達康的經營模顯然不像星巴克模式一樣,提供體驗式服務,服務人員不可能直接問候客戶,或記得消費者上次的咖啡口味,無法以面對面服務進一步吸引消費者,繼續購買服務。然而星巴克模式,需要的則是分散式的展店策略,不能像亞馬遜書店一樣,以一個網站,加上美國和德國的發貨倉庫,就可以服務美國和歐洲市場。星巴克商業模式,為了利潤的極大化,甚至走到食人魚模式(註3),就是以同一區域過度展店的模式,即使每家分店會搶掉原分店的生意,也照樣設店,因為這樣可以把一些獨立經營的咖啡店,逼出該區域。

由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達康的競爭力,由於介面與經營模式的特質,相當依賴科技上的技術能力,孤構(Google)的雲端運算(Cloud Computing),就是靠著網路上大量的伺服器與軟體,讓消費者可以很迅速的搜尋到自己要的資料,或是方便的使用相片軟體、語文翻譯軟體,而星巴克商業模式,可以讓消費者有體驗經濟的享受,可以在家附近就可以享受到預期的喝咖杯經驗。正因為達康的經營模式,能夠降低對人力的依賴,也能夠無遠弗屆的服務任何有網路資源的使用者,如何把這樣的經營模式,融入到更多的產業,應該是很重要的,這不僅僅是讓消費者在星巴克無線上網,而是應該整理達康經營模式的標準化、規格化與流程化的管理模式,使得其他產業也能夠分享管理上的進步。我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這兩種經營模式,對我的生活型態都有很大的影響,如何在兩種經營模式中,我都能享受到管理的進步,帶來的好處,才是經營模式之所以被採用的原因。下次,不管你是在星巴克喝拿鐵咖啡,或是在亞馬遜書店訂閱外文書籍,不妨想想,你滿意這樣的經營模式嗎?你是不是也想試試以其他經營模式在某個產業建立起核心競爭力呢?

高徒 1.19,2009 朱雀樓  

orgilv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戴上白色耳機,拿出一台小巧的掌上機器,銀行的資訊主管,一邊提防同事發現,一邊開始偷偷下載客戶的帳戶資料。另一頭歹徒開始對被軟禁的家人施壓,以確保男主角會照他們的話,女主人正在警告歹徒,不要對她女兒打壞主義,歹徒的目的是,取得銀行帳戶資料,進行電子搶劫。這正是防火牆中的劇情,當我為哈里遜福特扮演的主角傑克著急時,感受他背叛銀行與擔心家人的兩面壓力,我也正在思考,到底iPod這樣封閉體系的硬體,真的是攔截資料的好工具嗎?還是因為蘋果電腦,花了大筆錢做置入性行銷?

防火牆 電影

我之所以提出這樣的疑問,是因為蘋果電腦的產品,包括iPod,走的是封閉規格路線,銀行的系統,即便是採用微軟加英特爾系統,不是客製化系統,真的可以和iPod相容嗎?事實上,蘋果電腦 (公司) 的軟體,已經沒有那麼封閉了,MP3這樣的產品,非常依賴電腦主機當做下載工具,因此iTune 也有Windows版本  , 消費者可以利用非蘋果系統的電腦來連結iPod,至於在音樂檔案的通路上,iPod 的音樂,一開始,得從蘋果電腦主導的網站來下載,費用低達99美分,即便如此低廉,這還是相對封閉的體系,消費者比較難找到其他網站獲取類似的服務,自然也沒有比價的空間,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也因為唱片公司是個更封閉的體系,相較之下,蘋果的做法,反而是種半開放的第二選擇,也沒有整張專輯購買的強制性,是一種進步。這樣的商業模式,目前已經有追隨者了,亞馬遜書店,仿照iPod模式,在平台上,販售電子書,想購買低廉的電子書,先要購買封閉規格的Kinddle電子書閱讀器。消費者是否願意買帳,我拭目以待。

提出封閉體性,主要是因為電腦的發展上,充滿了這類的衝突,開放架構,因為不知道會由哪家業者來主導規格,會不會因為規格不良帶大家進入死胡同,因此,常常被許多業者質疑,是不可行的模式。以當初IBM PC為例,光是為了ASCII字元要從64個增加到128個,以便加入一些常用符號,電腦界就有反對聲浪,主要是因為當時,有些人對於既有電腦規格ASCII 碼,有神聖而牢不可破的看法,認為任何變動,在未來的發展中,會面臨技術困難,甚至會造成大災難,當然,當時電腦工業當時由工程背景的人主導,比較缺乏整體視野,只擔心技術問題並不讓我驚訝。目前的電腦開發團隊,人員組成上比較彈性,蘋果電腦的開發團隊,包含了歷史學家、人類學家、藝術家,看問題的角度就比較多元。後來新版的字元碼有沒有發生預期的技術災難呢?事後證明,新符號陸續加入標準規格中,不會產生任何危機,技術問題也都能輕易克服,歐元符號加入電腦標準碼時,我已經聽不到,新符號會造成電腦技術或規格上的負擔了。正因為資訊產業發展過程中,開放架構的概念,慢慢建立起來,不只是規格可以彈性調整,電腦架構最好也有第二種選擇,消費者了解,多重架構,其實是一種保障,萬一某一種規格的架構,在發展上撞牆了,消費者可以馬上採用另一種標準,不必等待廠商慢慢修補問題。在生產者這方面,即使某種規格面臨發展上的困難,電腦公司也不會太驚慌,因為它大可採用另一種標準繼續發展,這在舊產業上,已經有這樣的例子。新力在消費性放影機市場,放棄beta系統,改採VHS規格,證明,一種規格的死亡,不等於整個放影機產業的消滅。在電腦界,以Compac電腦為例,它選擇了IBM相容策略,說來可說是相當冒險,雖然IBM PC一開始,在市場上反應相當不錯,卻不保證後續的發展,會成為生存下來的架構,跟隨這樣的架構,是不是意味著永續生存,後來的發展,證明Compac 的選擇是對的,正因為選擇了這樣的路線,讓這家小電腦公司,繼續壯大,後來,由HP出面收購,成為HP的一個產品線,補足HP在PC市場 (IBM相容機種的市場) 上的缺口,Compac能做這樣的決定,其實是因為市場上有其他架構存在,以我的了解,在那個時期,這樣的架構還不只兩、三個,萬一其IBM架構失敗,而其他架構證明為生存下來的規格,Compac只要能夠在短時間開始生產這樣的產品,一樣能生存。

對比於資訊產業,錄音業者或唱片公司,其實封閉得多,不管在販賣通路上,或是作品的選擇上,幾乎都有許多行業內的壁壘,也就是說,創作者到消費者的路徑上,有許多規定必須被遵守,而且鮮少有第二選擇。舉光碟為例子,當唱片公司選擇CD來錄製音樂專輯時,就面臨了規格問題,其實這也可以設定成多重規格,不過,當時採用了一個蠻美的說法,至少要能容納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於是CD的長度就設定為58分鐘。當然,還是會有一些單曲CD,定價上也靈活一些,但是據我的觀察,後來的專輯製作,就是以58分鐘為主,價格也很固定的定在台幣220上下,當然,現在價格又比CD剛推出的時候高了。唱片業者之所以會慢慢被消費者忽略,與這樣的封閉規格有關,因為一位願意花150買3首歌的消費者,其實沒有機會購買。同樣的,一位願意花130買音質沒有那麼 "數位"的專輯,也可能買不到,除非唱片公司也出卡帶,而且邏輯上,按照 "非數位" 的概念定了比較低的價格。

以上就開放與封閉,談論了電腦產業與錄音產業的差異,也看得出,封閉系統碰到一些個別情況,是完全無法回應的,只能任由開放架構的競爭者,透過創新,取代自己的角色,在iPod與唱片公司的大戰,至少在通路上,iPod是領先的。也因此,開放架構已經慢慢在各種產業了發酵,以旅行社來說,以往,背包客可說是一種搗蛋鬼,要自己選住處,要自己選航空公司,還希望價格便宜,然而,目前已經有資訊量販店在門市附設旅行社,旅館隨你挑,航空公司也自己搭配,最後旅行社再報價給消費者。這樣的旅行社,顛覆了以往,鎖定固定旅館,配合航空公司的開票,然後,由領隊安排制式的時間與路線,哪種方式會發展得比較好呢?就有待時間來解答了。以我的信心,只要前者的開放性能夠適度的保持,與傳統旅行社分庭抗禮,是完全不成問題的,因為,可以發展第二、第三模式,甚至開放消費者在網路上自行組團,提供必要的訂票、訂位與旅遊資訊即可。開放架構的威力,是創新,而不是硬拼。

由產業發展,回到防火牆這部電影,哈里遜福特飾演的傑克,又是採什麼架構跟歹徒周旋呢?是傳統的受害人與犯罪者的架構呢?還是駭客與麻瓜的架構呢 (因為找不到適當的"非駭客"名稱,我借用哈利波特的用詞)?哈里遜福特反向的侵入歹徒的帳戶,轉走200萬美金,逼歹徒跟他談判,後來,他有沒有救回家人?歹徒是接受法律制裁?還是被傑克惡整呢?請有興趣的觀眾,去看看電影吧!

orgilv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高徒說部落格設立至今,大約七個月,除了撰寫格文之外,我最大的體會,反而是網路交互連結,創造出新文本的效應。這樣的效應,讓我很容易的找到新的寫作題材,每周更新部落格時,更能體會,我的網路是交互連結的產物,不是單純的內容網站,。 

或許有些網友要納悶,每個人的文章都是透過網友連結,和所有的人分享,豈不是所有的文章,都是交互連結的產物,就病毒行銷的觀點來看,文章是人文思想性的病毒行銷,的確是很明顯的連結工具,不過,我這裡要強調的連結,卻是特指全球網際網路上的連結,不是單純的思想連結,我舉陸客來台妙事多---由安麗團來訪看台灣的服務產業 一文為例,開始寫作時,我的確是受到報紙新聞的啟發,打算探討一下,大陸消費者在台灣的消費模式,然而,等到文章完成時,除了沸沸揚揚的討論安麗團高調的消費模式,網路上已經有安麗二團的消息了,而且其消費模式也轉趨低調保守,這樣的書寫經驗,與網路的資訊傳輸無時差有關,我得以在文末附註,這樣的消費模式,其實被過度誇大,需要參酌後續發展,才能定論。如果不是連結了其他媒體的內容,身為作者的我很容易會偏向個人觀點,與訊息面的其他資訊,產生矛盾。這在網路2.0時代,這樣的矛盾會更加危險,因為網路上的文章內容,已經不只是作者單純的思想產物,而需要和網路上廣大的讀者共同來建構一個概念,一起探討事實真相,這才能真正增加資訊的總量。

或許身為讀者的你會好奇,從事網路媒體寫作時,作者不能單單發抒心情嗎?我想這個問題不好回答,畢竟,已經許多部落格網站把心情一類的文章,列入不分類區.心情抒發其實也是一種內在主觀事實, 不也是某些讀者追求的嗎?我這邊要稍微介紹一下,寫作開始走向藝術導向的趨勢,我們能夠想像,遠古人類開始寫作時,用有限的文字,描述打獵的過程,其實相當程度是做為教材使用,以便年輕的獵人參考. 因此,這樣的文字,應該既談不上有想像力,也不太能抒發情感.後來因為寫作的普及,開始有一些作者,把寫作獨立出來,不再為特定目的而寫,因此產生了純文學,各位如果拿小說來看,小說不一定要描述特定歷史或事件,更不需要達成特定目標,只需要把一個故事,以某種讀者能接受的形式說出來. 這就是純文學,因此,本文所提的媒體寫作,雖然強調本乎事實,並利用網路資源,即時更新,卻不否認純文學的地位 (註1),因為文學作品的描述方式,其實非常尊重事實,亦即尊重所要描述的故事,是否能忠實的被表達. 我在讀海明威的 妾似朝陽又照君 (註2)時,不僅佩服他對於簡短文字的應用,更喜歡的是他對寫實手法的追求,帶出戰後迷惘的一代,在失落中,追求情慾與理想的種種矛盾,如果他沒當過記者,也許這本小說就不會這麼成功。

在討論新聞寫作與文學寫作之後, 我想分享我自己在部落格寫作的心得, 當我在描寫一些新的事物時,即便是有了即時的資訊傳輸介面---網路,我還是很留意是不是會有資訊過時的情況,通常,一些亙古不變的人文思想,即便有新思潮的產生,基本上不容易和現實脫節。但是,一些管理理論,或是金融法則,會有一夕變天的可能,以金融體系自我穩定論來說,美國的次級房貸,馬上證明,只要不加監管,金融體系是很樂意冒險來毀滅自己的,因為經營者與股東對於這一季的獲利,要比銀行一百年後的發展,要來得關心。因此,我會在一段時間後,審視原來的理論,加以更新,以期讓理論跟上實況,希望不會有黑天鵝(註3)事件的問題. 更感謝讀者提供新的訊息, 讓我在產生盲點時, 很快的透過讀者, 發現盲點的所在.

總之,現代資訊傳輸的結構,已經使得媒體寫作與閉門造車絕緣,必須採納外界廣大的資訊能力,這也是為什麼連CNN之類的媒體,都納入部落格網友之類的消息來源.當然,求證的工作也要做得更加嚴實。 我也要感謝夥伴時不時的提供我寫作上的意見,以免寫出資訊量超多的文章,脫離讀者的網路閱讀習慣。我覺得這個觀點真的很貼近web 2.0的脈動,與推特 (twitter)的 150字原則,在精神上是一致的。看來,本文已經有資訊超載的危險,我還是把比較次要的資訊,放到附註和後記吧!

高徒

1.關於純文學以及網路寫作關係, 許榮哲這篇文章,很值得參考。看了這篇文章,我才驚覺,九把刀與許榮哲,在文學和網路寫作上,有某種互動關係哩!不只是評論和被評論的關係。

orgilv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文已參加看電影談物理競賽]

閃著綠光的團塊,懸浮在玻璃容器裡。梵諦岡教會的司庫長拿著即將爆炸的玻璃容器,登上直升機,升空直上,沒入雲層裡。不久後天空炸出人造大陽,在巨大閃光消退後,雲層還是浮泛著怪異的紫光,仿如啟示錄中的世界末日。雖然感性上我佩服司庫長視死如歸的救人精神,理智上,我知道反物質不但不是什麼上帝粒子,而反物質也不會因為有強大的湮滅作用,就被拿來摧毀任何團體。

 

對於反物質的製造和威力有興趣?看一群高中生說給你聽。

到這裡,大家別担心.我不是要來堂粒子物理課,也不打算探討為什麼是正物質構成大部份的宇宙,我只想從反物質為引子,談談科學為什麼不會摧毀宗教信仰,一知半解的科學概念,卻可能混淆人文思維。科學概念之所以和人文學中的宗教、哲學擦撞出火花,可能來自於物理宇宙論,宇宙論的題材,和宗教裡面,宇宙創始的範疇很像,因此,的確有人從宇宙學來思考一些哲學議題。但是,找到宇宙初始物質,和哲學上的第一因不見得完全相同,哲學上的第一因可以推導出後來的許多事物,例如:基督教的神學裡,先有了上帝,上帝造天地,上帝造人。物理學上,找到宇宙的初始物質,並不是自然推導出類似的結果,在宇宙初始物質產生後,迅速的形成時間、空間。相當程度上,都是在解釋自然現象。當然,很多人在大霹靂理論裡,找到了類似神學上開天闢地的點,我還是很肯定,大霹靂理論,無法完全解釋,人文思考上的第一因問題。

從宇宙起點假說,再回到電影裡面所謂的上帝粒子,找到反物質的同時,是不是因為人類找到了自然奧秘,可以創造出一道光,可以無堅不摧,因此,可以駕馭這股力量,重新建立某種人文秩序?這點我有點懷疑,因為過往找到新的力量,並沒有這樣的效果。在十八世紀,也找到了巨大力量,只是那不是人類可以控制的力量,而是行星運轉的力量。牛頓力學確認了真空中物體動者恆動的特性,行星運行不在需要假託外力,自然也就沒有神或靈在推動星球運行。在更早之前,宗教界某些人曾經排斥克卜勒的日心說,也有可能是因為自然力量,取代了神祕力量,使那些宗教人士或許覺得自己掌管的領域受到侵犯,這是個人的感覺問題,和物理學或人文思考都沒有太大關係。我想,從開始探討自然界開始,人類就慢慢的面對,很多自然力量,其實用物理法則就可以解釋,要一直維持自然界的神秘面紗,來豎立高不可測的神秘力量,我認為不太可能。在探索神秘力量與自然力量的差異,要靠理性去區分,哪些屬於人文思維,哪些又該由物理研究來解決。影片中,那位物理學家一直關切著反物質會被拿來誤用,甚至怕反物質變成摧毀天主教的力量,因為聖經中 "被光照而消失" (註1) 的預言,可能成真,我想,如果反物質真的是具有使命,為了應驗聖經的預言,要消滅有信仰的人,那人類又何必大費周章的建立粒子加速器,以人工的方式來產生反物質,而且產生的反物質還如此的稀少呢?(註2)應該在大自然裡面就能找到很多才對。我寧可單純的相信,反物質是宇宙中的少數物質,它的存在或許真的有某種平衡作用,維持宇宙以目前的方式來運作,而不是具有使命,要來毀滅特定的族群!

推導到這裡,不管反物質是上帝粒子(註3)也好,是聖經啟示錄中,末日先驅也罷,總之,反物質在人文思考上,失去詭魅色彩,不具備預言色彩,因此,更不可能去摧毀任何信仰,如果說,真的有任何東西具有撼動人心的力量,在我看來,一般人容易直覺的感知到彩虹,其尺度巨大,因此具有某種宗教性想像,我認為比較有可能去引發我信仰上的思考。從以上了論述,應該可以看出,片中反物質其實沒有很高的象徵意義,因此,單純的把反物質炸彈,代換成好萊塢電影中任何的爆裂物,都是一樣的,不過,我對於片中的危機,比較是從文明消滅的角度來看,片中無所不在的方尖碑與文藝復興時代的建築,其實在西方觀眾中,很容易和文明畫上等號,任何拆毀這類建築的力量,則會被聯想到蠻族入侵,如果是從這個角度來看,握有反物質的神秘人物,倒是會引起我隱隱的不安,因為這暗示著,這位人物不但不打算為文明加一塊磚,反而是要和這文明玉石俱焚,如此的幕後神秘人物,想必才是引起觀眾危機感的原因。我並不急著去想保護教宗的瑞士親衛隊是不是也被也被滲透了,那位侍衛長是不是打算殺了司庫長,我比較好奇的是,這樣的幕後人物,到底有多大的把握與所有的文明捍衛者為敵,最後又要以什麼主張來勝出,果不其然,司庫長自己暴露身分,進入閉關投票的會場,要求樞機主教們,撤離梵蒂岡,對的,離開文明象徵的所在地,也是一種摧毀文明的隱喻,司庫長如此的提議,讓我開始懷疑起他口中所謂的現代神蹟,他以保護梵蒂岡廣場上的民眾安全為理由,建議讓樞機主教們,離開梵諦岡,也暫停教宗選舉。從文明發展的軌跡來看,只有文明同化了入侵的蠻族,鮮少看到文明被捨棄而變成荒野,在這個意象上,我再度想到人文思考的價值,什麼才是最重要的,為了這個重要的目標,什麼又是可以被捨棄的。價值,同樣的不是科學處理的範疇,卻是哲學、宗教常常會問的問題,只要把握住主要的問題,其他的次要的問題也就能一一被解答出來,至於那些司庫長眼中,將如落難老人驚恐逃離的樞機主教,有沒有離開梵諦岡呢?各位可以進戲院去解開謎題。

orgilv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時間在1997,地點是金融中心倫敦,主角是量子基金與英格蘭銀行,量子基金的操盤人---索羅斯把金融機構裡面能借到的英鎊,通通放空,另外一邊,英格蘭銀行也大量的拋售外匯,買回英鎊,支撐匯率,到底這樣的對抗,可以支撐多久呢?投機客與中央銀行,哪邊是在玩吹牛遊戲呢?時間將決定一切。

風雨中的花旗金融大樓 

 

是大雨引起海嘯?還是海嘯潑出了畫面?背景兩棟大樓分別是:

中信商銀與花旗銀行 (由近至遠)     攝影:高徒

 

以上的劇情,就是1997金融風暴中,有名的英鎊戰役,雖然索羅斯在港元的戰役中,碰到香港方面的強大的幫手---中國人民銀行,鎩羽而歸,索羅斯的名號與量子基金,卻已經被世人記住。本文不在於強調對沖基金的力量,事實上,在目前的金融狀況下,金融機構已經沒有那麼多資金可以借給對沖基金,也不可能發生那麼戲劇化的故事,英鎊戰役,正是大量游資加上投機客眼光,所組成的套利團體,金融機構其實賺了很多利息。我想討論的正是未來的經濟,是會繼續走向這樣的金融操作呢?還是會回過頭來,經營一些實體的經濟。美國這個大型經濟體倒是可以提供一些例子。眾所周知,美國也是由農業與工業慢慢建立起經濟實力,就以台灣人不愛的美國車來說,美國可說是第一大汽車市場,廠商大概只差不鼓勵民眾睡在車上,其他如:用餐、提款或看電影,都希望大家待在車上,汽車業還兼營造業,讓大家得以居住,不能說不是個產業奇蹟,其他國家絕對看不到這麼以汽車為主導的社會環境。這次通用汽車破產,除了本業之外的外務太多,汽車兼起居室的概念,想必也拖累不少,這種特性的汽車市場其實佔全球市場的比例很有限,不可能無限制的擴張市場,有位證券分析師說,要讓休旅車銷售量成長,得靠每個美國人24小時不斷的開休旅車上路,才能支撐。由美國的汽車工業特性,可見美國其實是很內需型的國家,甚至到後來,自己生產的商品,還是趕不上日漸擴大的內需市場,要依賴個人信用借貸與商品進口,才能維持市場成長。大量的貨幣供給,慢慢變成一根根的稻草,壓在美元這個貨幣的背上,鈔票越印越多,回收卻遙遙無期,無法用真實的貨品換回那一張張的綠色借條。美元不被投資者看好,連巴菲特買股票,都要跑去歐洲買,大家以為美國股票一定要在美國買,巴菲特提醒大家,不要賺了股票,賠了匯率啊!沒有穩定的貨幣,任何財富累積都要成為泡影。

orgilv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Wison排球嬰兒版 (出處: Arthur's Vineyard)

Wilson排球的嬰兒版 (出處: Arthur's Vineyard)

http://www.arthursvineyard.org/2005/Halloween/05Halloween.html

 

說到排球,有一顆很有名的排球叫作Wilson,就是陪著湯姆漢克在海上求生的那顆茅草頭,我一邊看著精彩海上木筏求生記,心裡可沒忘記,Wilson其實沒有打算逃離查克諾倫(湯姆漢克在片中飾演的快遞公司經理),而是身不由己的被海面的各股潮水,交相衝擊,帶向遠方,查克的吶喊 "Wilson! "充滿戲劇張力,我心裡還是想提醒主角,布朗運動才是決定Wilson最後歸向的力量。

orgilv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廣告詞說:十五歲以上,你需要大衛英語。的確,蹲在一群國中生中間學 "How are you?",會話又不見得比人家流利,的確是需要有某種成人初級班,來解這樣的尷尬,但是,我們缺少的,真的是成人班英語嗎?

三峽老街

 台灣混合風格的仿歐建築  (攝影高徒) 

 

 

我首先以一位上班族,他首先要面對的是工作上的溝通,必然需要了解他所從事的工作中,哪些事務或術語是必要的,例如:電子業,對於NAND flash momery、NOR flash memofry要有認識,這些英語牽涉知識面的認識,不能完全從會話的角度來理解。有一位球員要去美國打大聯盟,於是想學點生活會話,幸好老師跟他說,以自己在外國的生活經驗,即使靠觀察看實體商品或查字典確認商品內容,要從超市買到日用品不難,反而是棒球員要跟教練、球員溝通,這方面的語言要很熟練,不然,工作適應期會延長,更何況,初期球隊也會提供生活上的一些協助,可是專業的訓練卻是馬上就要進行了,比較緊急。成人學英語牽涉到工作面向,這跟方向未定的中學生,的確有落差,事實上,現在的英語學習,已經適度的加入地理、物理、化學或生物等內容,等於是比較全方位的以英語來教授知識系統 (並非一般公立學校的英語教學,而是語言機構的教學),對於學生未來的應用,展現比較大的彈性和可能性,畢竟,能夠一生都以會話來過活的學生,數量可能真的不多。

orgilv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