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曾經問過我,蛋白質女孩寫得怎樣?雖然筆者也寫書評,寫得更多的是書論,論這是怎樣的書,至於評,自有書評家操心。
也因此,我比較關心的反而是怎樣才能區分書中的人物的類型,以蛋白質女孩中,張寶雖然是個說話押韻,活靈活現的角色,可是再判斷女人優劣時,會自動變成一台電腦,以女人的收入、美國取得的最高學歷加上外貌、身材,得出一個分數,從來不會喜歡某個女孩或討厭某個女孩,甚或喜歡某個在得分系統上相當低分的女孩。這點對於一個活生生的人來說,是有點不可思議,因此,張寶是個平板人物。 那這麼說來,一個個不同職業、不同學歷(或者不同罩杯?)的東區女孩,應該算圓形人物了吧?畢竟,她們每個人都不太一樣,也都在現實生活中可能出現。不,她們的資料看來真實,可是,幾乎不管哪個公司的總機,或哪家外商的行銷主管,通通有一樣的想法和價值觀,對男人的品味也非常類似, 這在真實世界,也是非常少見,除非她們是共用作業系統的機械人。
從這裡看來,一群機器人,竟然還是可以愛來愛去,似乎很不可思議,並不是這樣的,全篇蛋白質女孩,比較著眼於現代都會的疏離感,卻也有很強的繁華中的空虛、複雜關係中的牽扯。這其實是瓊瑤羅曼史中蠻常見的特點,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這些角色,應該不會驚訝,這些角色為什麼需要這樣的單一,因為,透過這些元素,正可以組成種種令人驚奇的過程和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