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新讀者
或許你在許多的文學和科普的專欄中,有點迷失,歡迎你來到,在探索中,歡迎使用側欄的搜尋框,打入關鍵字,就能找到您有興趣的內容喔!

目前分類:村上春樹專區 (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今天要聊點周邊商品,話說村上春樹雖然也寫遊記,卻不是什麼周邊商品,就是單純的遊記,今天的遊記卻是村上春樹小說的副產品。剛開始讀的時候,很巧的,剛好我重讀海邊的卡夫卡(英文版),說道讀英文版,還真的是不得已,因為中文版的下半集臨時找不到,電子書也借不到,只能借到英文版的。版本討論先提到這裡,而這本尋找村上春樹。旅剛好也從四國起跑,正是田村卡夫卡的逃亡(避免謀殺的旅行?) 路線,讀來不免格外熟悉。  不管時經淡路島到德島,還是由倉敷到坂出,書中的路線都像是親切的導遊,陪我一起讀小說。

 

在高徒說 新日本文學 --- 從挪威的森林到國境之南的現代日本 也提過挪威森林中,渡邊與直子從駒入 (辶入)走到御茶水,根據本書作者的實地考察,竟然長達九公里,難怪要走半天。這段重要的心理轉折,讓直子和渡邊有了第一次單獨相處的機會,也帶出了前往另一世界的路線,到底要跟直子前往另一個世界,還是要跟 綠 留在這個世界。有興趣的Keyu 可以重讀這段,再參考本書的旅程。

最後,我要介紹的是阪神間的漫步,原文是在邊境. 近境這本書,雖然譯本出得頗早,我還是在日本才讀到日文版,不知道中文版當時出版社是否捨得買照片,總之,我讀的時候是有照片的,村上漫步而過的路線,除了感念地震後,青春回憶之地已經改變,恐怕在小說中也融入了相當多記憶中的場景,我對1973的彈珠玩具比較熟,就來提提傑氏酒吧,想當然爾書中的地點,在現實中並沒有酒吧,然而電影拍攝時在半日酒吧取景,本書於是有了假傑氏酒吧的照片,也算是小說電影交錯出來的趣味。村上春樹也藉由中國籍酒吧老闆,對老鼠發表了臨別感言,把這個角色送往另一個世界。「慢慢走!而且要把水喝個夠。」 就這樣,活靈活現的酒吧讓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於1973的彈珠玩具前言的部分,有提到直子的故鄉,飲水機水極冰的這回事,本書倒沒有提到這個車站,但是憑著閱讀經驗,我發現這個車站應該跟戎野老師居住的地區重疊,也就是本書介紹的二吳 ( 人吳  和造漢字)尾站,同樣在東京郊區,這類天涯海角場景,對於村上小說的劇情,進入虛幻的世界,有重要的地位。

 

談了那麼多場景,我還是要說,村上春樹認真的讓角色聽音樂、讀文學,甚至居住地和遊逛地都不能亂選,似乎有些讀者並不買單,不過我以廣告人的看法,要讓人在有限篇幅入戲,環境其實很重要,就像Woody Allen 只拍巴黎、巴塞隆納和紐約,畢竟,抽離了場景,很難說服人,這樣的故事還能有同樣的氣氛,看了這本書認真比對各個場景,我更加相信,要描寫虛幻,就要搭個無敵真實的舞台,而這個舞台就在現實的世界中。

高徒

orgilv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讀書會討論之,完全談不上教學相長,硬要說比較接近學然後知不足,趁著印象深刻之際,趕快來說說自己學到了什麼?

undefined

高徒對於本書,還是繞不過書中對於音樂、文學等種種典故,也著實因為這類典故是我的閱讀強項,增加了不少閱讀興趣,倒是有朋友問,萬一我不讀芥川龍之介,剛好也不聽披頭四,難道不是村上的目標讀者 (第一人稱單數--與披頭同行,出現了披頭四和齒輪),一下子我還真被問傻了,這不是太明顯了嗎? 戲劇系背景的村上寫給外文系的讀者看,還有比這個更直覺的嗎?然而,真的是這樣的嗎? 事實上,更可能的是,這類謎樣的誤解,更像 貓在鋼琴上昏倒了 一樣( 司迪麥廣告辭) ,我說是波特萊爾的詩,觀眾說是完全難解的流行語,哪個更對呢? 寫到這裡,我發現了專業的無知,我不知道大家不知道這些典故,而這個常識村上是懂得,他也知道寫給不知道的人,能營造不一樣的氣氛,而我這種讀者讀來,還無奧秘,一眼看穿,我才是那附帶的讀者,不知道這些典故,才是主要目標讀者。

orgilv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理性科學的高徒,對於佛洛伊德的潛意識有深深的懷疑,不過今天讀棄貓中,村上春樹的爸爸,在戰場上寫的俳句,日文原文卻讓我一瞬間流淚,我合理的解釋當然是:以前學過日文,日文漢字很好懂。更直覺的解釋是:我對日文有別於其他外語,能夠感應。或許是因為自己念的是英語系,我對於外文版本常常能更快接受,外文自身的結構音韻,未被翻譯破壞前,很優美。簡單地把俳句摘錄如下:

 

unnamed.jpg

且不管是否懂日文,漢字本身也傳達出 了候鳥(鳥渡)、僧 兵 合掌,大唐文化為我們做了不少準備工作,接下來我才由假名的啊啊啊讀到聲音。先不管理解,合掌這類佛家語,常常就能傳達千言萬語。

接下來我要岔題去談另一次閱讀村上春樹的經驗,我在京都站前的百貨公司裏,就著黑瓦屋簷下用餐區,讀著剛入手的1Q84,想當然爾,我的日文並沒有好到不查字典就能閱讀,但是奇怪的是,村上筆下的暖房,老太太輕鬆地交代暗殺任務,我竟然都懂,簡直看到書中的蝴蝶飛到我身旁。我也是好奇,難道我的日文程度要看我在不在日本而定,或是幾日聽了大量日文,閱讀也進步了? 雖然找不到答案,我蠻肯定的是,閱讀原文常常能讀到比譯本更多、更完整的資訊。

最後我還是拉回村上春樹的作品,而且是在台灣讀的,這次讀的是1Q84 中文版,書中提到馬太受難曲,雖然是德文細緻的情感,完全得傳達出來,也許是音樂無國界,也或許是村上春樹預先鋪陳得好,樂曲完美的和書中故事搭配,打動了我。這次,沒有日本母國的移情效應, 也不靠日文漢字的幫忙,只有歐洲羅馬字留下了共通發音,成為各國語言的發音。只靠這樣,還是完美傳達了馬太受難曲中耶穌門徒的偉大情懷,也解釋了村上春樹為何採用這首歌。

原文的力量,就是這樣直接的打動了我,也讓我感受到不是對語言本身的理解,而是原來語言的音韻、字句的結構帶來的直接衝擊,有莫大的力量,寫到這裡,我很感謝能讀中文這回事,能直接讀葬花辭讓我不必透過翻譯去猜測林黛玉的心意,直接感受葬花的寂涼。

orgilv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曾經想過,萬一村上春樹退休,或是不能出國旅遊,豈不是旅讀系列就要停擺? 在 [旅遊讀村上] 在里斯本讀人造衛星情人---從港市與古城談創新 我以里斯本的大航海,來理解書中的希臘小島,讓南歐的旅行,能夠連結到港市的趣味。進一步探討,村上迷必然知道Haruki 這個希臘小島,剛好和春樹的日文同音,算是村上春樹的一個小玩笑。退一步說,萬一我不常旅行,豈不是很難進入書中的情境。我想,村上春樹既然在歐洲寫了不少小說,硬是要避開旅遊這回事,反而怪怪的,也不容易融入書中情境。這就像明明讀的是張愛玲,卻硬要想像紐約第五街,而避開上海的十里洋場。既然還是會談旅遊,旅讀好像是個必然性。我猜,萬一我不旅遊了,我應該還是會上上Google Maps 的街景,或是找家希臘風的餐廳,想像一下書中的情調,不會死守台灣巷弄。

里斯本28電車.jpeg

 [旅遊讀村上] 在里斯本讀人造衛星情人---從港市與古城談創新 圖片出處: 自由時報

為自己的獨特書評路線,算了命,也覺得可長可久,能得出這樣的結論,還蠻奇特的,我進一步問,怎麼會想要持續地這麼做呢?我也說不出理由,硬要找理由,可能是我發現了一個讀萬卷書又能行萬里路的途徑吧!與其為了不可預期的狀況去瞎準備,不如回憶一下這麼做的樂趣吧!我記得在新加坡時,也是帶了本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這本書提到了芬蘭,卻也很巧地提了主角沒去的新加坡,這類巧合,相信未來還會發生,我也就順著巧合寫了 [ 2019 新加坡 ] 在南洋理工學院回顧村上的巡禮之年 啤酒和企管公司固然是書中的點,以稅金和國際性銀行串連出新加坡這個實驗性城市,卻是多年思考的結論,不管新加坡事後的金融發展看起來多麽理所當然,我總相信會有背後的歷史或國家分工的因素,讓這一切成為可能,也經過人為的努力的取捨,不是存然的巧合。當然,村上春樹會舉這樣的都市,必然也是細細定調過,不是隨便拿杜哈或杜拜來填版面,這其中,讓我的旅遊中,有些事做,都成為了旅行的樂趣。

在澳洲的小鎮Moonee Pond [2016澳洲雙城旅 墨爾本之一] 墨爾本混搭建築與旅途中的村上閱讀 我幾乎立即想起 1973的彈珠玩具 書中提到的小鎮,那是直子在哪裡長大的小鎮,卻出奇的神似Moonee Pond 的景物,連不太有旅客的車站,也和停駛的電車類似,簡直就是翻版。我再次發現,要找到這類巧合,除了真實的帶著書去旅行之外,還真的沒有更直接的方法,有些人要疑問了,先讀了一些東西才去旅遊,好像很累,其實我覺得個人想像力剛好不是太豐富,要憑空去辨認世界各地反而困難,村上春樹就像卡爾維諾一樣,能寫出 “不存在的城市”,我則另類的按圖索驥,讓旅行時有第二種眼光。

 

高徒

orgilv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閱讀有助於旅行,也有助於了解他國文化。我之前因為喜歡香港電影,多次前往香港竟然可以透過電影,不管是重慶森林中的重慶大樓,還是尋常蠱惑仔片中的廟街,都能輕易溜達,想來文學的效果也是這樣。


新日本文學02.png

 

  

orgilv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