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推行曼哈頓計劃的年代,境內物理學家當中,有些來自歐洲 ,如:愛因斯坦、馮紐曼 (馮紐曼本人參加了曼哈頓計畫,愛因斯坦則與該計畫的產生有些淵源),什麼因素吸引物理學家選擇美國,我將就科學面和社會面討論。
除了二次大戰的紛爭衝擊歐洲各國, 使得就些歐陸物理學家避居美國,還有另一個理由也使他們選擇美國,那就是物理研究由單單的science-driven趨勢,走向technology-driven和 science-driven並行, 工業規模較大的美國顯然比歐洲各國更有能力支應這樣的研究形態,同時期的德國,即便同時研究原子彈,其工業規模無法支持這項橫跨冶金、採礦、機械、電子...的研究,直到戰爭結束,德國尚未製造出核子武器,而美國在愛因斯坦上書羅斯福的情況下,推動了名為曼哈頓計畫的核子物理方面的研究。
除了工業規模之外,讓美國能夠推動像曼哈頓計畫這樣龐大的研究,在這個研究計畫中,團隊成員也策略性的引入境外人才,美國採用歐洲物理人才有其移民國家開放架構為思想背景,亦可看出美國本土物理學家亦有其開放性格,例如:歐本海默在曼哈頓計畫招募的知名物理學家,費米是義大利人,波耳是丹麥人,歐洲腔英語,該是當時在團隊裡的有趣的現象。這樣社會包容力是非常可貴的。目前常常會聽到物理界人士說,科學論文該用英文寫,以便於流傳、閱讀,可知美國在物理界是有一席之地的。當初美國的境外人士策略,培養了美國的學術能力,英語也因此跟著水漲船高。
若以上面的techno-driven研究的觀點來看,台灣物理界在日據時代,在台日本人荒勝文策分裂原子核,是亞洲最先分裂原子的地區,當然,這有點歷史的偶然,台灣早於亞洲其他地區,開始了techno-driven的研究路線,當然,研究團隊克服不夠工業化的情況,以自己的方法做出粒子加速器,令人佩服。至於談到海外華裔人才,常是台灣注目的焦點,這其中當屬楊振寧、李政道最受矚目,他們在美國的研究環境,拿到諾貝爾獎,打破宇稱守恆的概念,相當震撼學界。楊振寧相當推崇他的老師吳大猷,在短短的時間內,教授許多重要的物理知識 。放眼今天台灣的物理界,在目前台灣的工業水平,以及開放的社會條件,自然應該期待在物理研究上,有更大的突破與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