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新讀者
或許你在許多的文學和科普的專欄中,有點迷失,歡迎你來到,在探索中,歡迎使用側欄的搜尋框,打入關鍵字,就能找到您有興趣的內容喔!

 

講到唐納‧川普,大概很少人會認為該編成企管教課書的案例。本文就川普的幾個概念,探討他看似惡搞的經營手法背後,是不是有一貫的經營哲學,這樣的哲學,適不適合放到其他的產業裡。 

川普在房地產不景氣的時期,曾經有幾十億的負債,連個人的生活花費,都要受到銀行監管,當然,比起升斗百姓的生活,還是奢豪許多。川普的說法則是,銀行為了賺利息,連不看好的交易,也給予貸款,自然應該擔負點責任。或許這個說法有點強詞奪理,卻也對銀行雨天收傘的行為,提出抗議,要求銀行一起面對艱難的局面。一般經營者,都知道要好好的跟銀行保持往來,以便在必要時,利用銀行的力量來擴大經營規模。然而川普更進一步,讓銀行也要評估一項投資的風險,不能只讓經營者自己評估而衝過頭。這點似乎是一般經營者比較容易忽略的,資金來了,高興都來不及,怎麼會想到放款者給的意見,可能是比資金更重要的。川普這樣的觀點,讓他在負債時,能夠比較輕鬆的看待局面,專注於他自己該做的事。他甚至在負債的情況下,買下曼哈頓一棟人家不看好的大樓,後來竟有數倍的回收。把來自銀行的壓力,適度推回給銀行,同時也沒忘記,要專注於自己本身的工作。或許比起無負債經營的理念冒險,川普這樣的負債經營術,平衡的看待借款,認為負債或許是獲得外界警訊的機會。無負債經營時,似乎也應該拿出這樣的標準來評估風險,而非認為自己的資金就可以任意冒險。

另外,川普的怪髮型,他號稱是幸運髮型,成為個人的招牌。這或許又是個很無厘頭的招式,不過背後卻有它的道理。川普雖然是個不小的地產商,他建的大樓卻不見得能和一些知名品牌一樣為人所知,因為行銷是很需要大量資金的。川普透過個人的習慣,引起媒體的注意,自然有機會順便推銷他的大樓。對於一些超級大企業,領導人的髮型可以和企業形象無關,川普的髮型卻得與眾不同,這樣才能讓人注意到他建的大樓,是與眾不同的。他在做節目方面,也一樣注意到企業的名氣要因此提升,因此,超級接班人的優勝者,得到的高薪工作,也是川普企業的職位。 每錄取一個人,就幫企業打一次廣告,電視媒體成為他獵人頭的工具,是個多贏的局面。

川普的成功,背後有扎實的建築品質當基礎。以下的故事雖然我不太相信,但是可以說明他建的大樓,品質很高。他曾經在家裡望著建築中的大樓,發現窗戶有點歪,馬上打電話給工地負責人。工地負責人還是拿出儀器才發現誤差。當然,這樣的故事,有太多歌功頌德的成分,跟王永慶的故事,有點類似。在故事中,王永慶自己精算塑膠製程,準確預測原料用量,常常比現場人員還準。以管理來說,這是最糟糕的情況,顯然,王永慶應該去當工廠領班,而那些現場人員,除了做好份內工作,還要體察上意,留事情給董事作,顯然效率會低很多。而且故事中的產品除了有汽水寶特瓶,也有其他產品,版本不同,劇情類似,實在不像真實發生過的事。故事背後,顯示台塑不浪費材料的精神,材料的數量,不見得真的都是董事長身兼領班,敲計算機算出來的。 川普建的大樓,普遍有高的品質,也捨得在大樓中設溫室,建立花園。或是設大型的瀑布,讓住戶覺得很有面子。這樣的產品,只要配合適合的行銷,還有適當的財務規劃,在建設過程中有足夠的現金,風險其實很低。川普自己也說,蓋公寓的風險,比起他做的事,算是很高的。因為那樣的產品供應量很大,並不容易銷售。即使貸款金額低很多,銀行也會有顧慮。而他蓋的大樓,因為金額很高,銀行反而覺得是低風險的計畫,再加上產品有特色,成功的機率很高。

川普這樣的怪傑,一定會留下兩面評價的,我主要著眼於他背後的哲學,做自己擅長的事,把財務的風險和行銷的成本,適當透過銀行貸款,以及媒體的活動,分散出去。這樣的原則把握得好,至於經營者要不要留怪髮型,要不要向銀行高額借款,這就不是重點了。當初網路公司盛行時,人人在公司裡設翹翹板、溜滑梯,連知名廣告公司也在擁擠的公司裡,空出一層,設遊樂設施,美其名促進發想創意,卻使得公司其他樓層更加擁擠,遊戲室反而要拿來當會議室。其實最早設立彈性空間的公司,著眼點是讓工作者能夠輕鬆的掌握自己工作空間,不浪費時間去適應制式化的辦公桌,能夠把大部分時間用在發想創意,提高工作效率。也就是說,當初目的是內部的,發自員工內心的想望。後來模仿的公司,卻是拿辦公室來讓創投看,想要吸引投資的資金,目的是外部的,發自老闆的慾望。因此,這樣的辦公室,既像另一種制式的辦公桌,不見得能夠節省工作的時間,也不能是員工自行能夠掌控的。川普的經營哲學,是值得學習的,而他在王牌接班人中,動不動說的:你被炒了 (You are fired),一般人千萬不可隨便模仿。因為,他在節目中炒的是假員工,不用付資遣費,說得明白點,他炒的根本就是還沒錄取的應徵者,從一開始就沒有被聘用。現實生活中,經營者要先花功夫招募員工,還要提供資源栽培員工,隨便炒人,可是很花錢的。相信在未來,還是有這樣表演性質很高的領導者,只要看出表演背後的經營哲學,這些驚世駭俗的表演也就不是什麼神招妙計,而是執行經營哲學的手段。

高徒 12.28,2008

文章標籤

orgilv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畫家馬白水的彩墨,聞名於國際。我因為畫樹的時候,偶然發現我用的綠色,會帶有一點中國水墨的味道,於是興起臨摹馬白水的彩墨畫的想法。
 第一幅未央宮遺跡,有遠景的海,和近景的台地與高崖,我畫起來特別順手,或許是因為我很喜歡這種居高臨下的視角吧!右邊懸崖邊的一垂植物,真是神來之筆,臨摹時,險險無法複製大師一筆而就的清爽。

DSCF0669.JPG

第二幅的小五臺山,遠處的房屋,和近處的屋子,很有距離的透視,山頂的忽隱忽現的房子,更有深山的感覺,大師打破西洋的透視法則,有如極遠透視的角度,把中間與偏旁、低處與高處的屋宇盡收眼底。其實,我畫右邊那棵樹的時候,頗有疑慮,但是,也唯有把樹畫高、畫大,才能顯出遠景的深度。

DSCF0667.JPG

orgilv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曾國藩這位清末的將領,平定太平天國有公,治湘軍有方,以下就以治軍和政治成就來看他的管理理念,以及這樣的理念背後的策略。

曾國藩治湘軍時,為了整頓軍紀,以得民心,編愛民歌,鼓勵湘軍傳唱,和當地民眾建立良好關係。而且湘軍到每一地,先安撫民心,曾國藩寫歌,勸民眾不要因為怕匪亂而到處逃亡,安民平亂,整頓治安,建立社會秩序。他在中國東南建立一股安定力量。即使胡林翼轉他人勸進之信,"鼎知輕重,應可問也",曾國藩自己批 "鼎之輕重,未可問也",不需要胡林翼折衝,曾國藩就否定了就大位的提議,中國整體的安定,也因此建立。

曾國藩善用清廷以漢治漢的政策,在無官位、無糧餉的情況下,剿匪平亂。他善於號召讀書人投入門下,一起平定太平天國,他以儒家、到家對抗太平天國的基督教思想。他也避開和八旗,不正面對抗,自己遷到城外的鄉間練兵。太平天國的形成,與清廷控管東南地區不利有關。曾國藩既要平亂,又要得到朝廷的信任,兩面都得兼顧。也為了清廷的不信任,曾國藩曾經主動託病辭官,也曾集合部將,指示不得妄想推翻朝廷。

曾國藩的理念,有"德勝於才",也有"複盤"。前者強調人才的重點在德行,馬英九以此作為挑選人才的標準。後者強調事檢討,會有進一步的收穫,未來行事時,會更正確,柳傳志以此當作自己決策的程序。曾國藩的謹慎,就在於不僅求一事之成,而在求大局面之完整。故一勝一敗,須放在大戰略上,才看得清楚。

曾國藩在清末,開啟了一條漢人從政的路線,在東南創一個安定的局面,也延續了清朝的氣數,背後 "忠君"的概念已經超越了 "滿漢"的區分。後世在學習曾國藩的管理理念之時,也要思考在現代的環境中,是否能夠發揮個人的力量,促進整體社會的進步,這樣才能在完整的策略中,發揮理念背後的力量。曾國藩固然是順應了朝廷 "以漢制漢"的策略,但是,背後支撐他的是文化力量,使他能夠始終如一,不因環境順逆而有所改變,這正是他在歷史上能寫下一頁的重要原因。

 

高徒 12.17,2008

orgilv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年金馬獎頒獎典禮上,李安說:有一個人等得比我還久,才當導演,那個人就是魏德聖。這麼漫長的等待過程,讓我想到,台灣電影產業規模大小的問題。以新加坡為例,如果有個新加坡人小時候跟爸媽講:我要當個電影導演。父母應該會擔心,到底新加坡一年能有幾部片開拍?電影的產業規模,的確會影響到人才的養成。如何分辨產業環境,才能決定正確的人才培養政策。

談到了產業規模,我想就一個特例來觀察,李安一開始走的是華人市場,拍的是偏向藝術電影的商業片,看似非常小眾的路線,李安無疑的走出一條似乎不可能路,這種模式,台灣的資金,美國的專業製片團隊,有國際觀的經紀人,善於利用國際性獎項爭取好的發行條件。然而,這種依附美國市場又整合亞洲資源的操作手法,並不是一般台灣導演能夠學習的,需要對美國的市場有一定的了解。正如李安所說,他拍的是適合商業發行的藝術片,這種片需要的市場不小,因為在每個市場分到的市場區隔很窄。能夠賣座的小眾電影是他能夠生存下來的秘訣。因此,如果制定的電影政策,是要支持這樣的導演,適合政策的導演,恐怕數量會非的少。或許在目前的電影環境下,擴大市場,比創造利基市場重要。當局應該首先給予導演一些基本面的支持,例如:給予電影工業租稅上的優待,讓投資電影的人增加,自然就有導演可以找到空間,嘗試自己的創作路線。直覺上,人們會覺得有成功案例的模式可能是可行的模式,事實上,成功的模式會掩蓋掉其他失敗的案例。一個和李安類似的導演,可能長期無法進入好萊塢發揮長才的,成為永遠的紙上導演,按著劇本劃分鏡圖。這樣的導演是否對於電影產業有貢獻,既然這樣的導演可遇不可求,從可行模式下手,方是長遠之計,值得當局多加思考。

 

首先,台灣電影的觀眾規模無法大幅度的增加,既然無法形成純商業體系,電影工業應該被定位為文化產業,在適度的範圍內,由半官方組織來發起。這點當然社會主義國家比較容易推行,但是資本主義國家一樣可以透過基金會模式,放手讓獨立機構來執行。其次,觀眾的偏好,也不可能一下子脫離好萊塢的路線,在全球化的時代,即使是法國也無法抗拒好萊塢的影響,退而由其次,政策制定者可以著眼於多拍些電影,提供觀眾不一樣的選擇,以足夠的數量來抗衡好萊塢撲天蓋地而來影響力。第三,電影也是屬於壟斷性工業,尤其是發行方面,美國有個蠻有票房影響力的導演,說服了電影公司,支持他個人的興趣,拍了部關於政治謀殺的電影,片中男主角請殺手在競選期間暗殺自己。即便拍出了影片,導演的影片還是接觸不到觀眾,電影公司並不打算發行這部電影,因為題材太過聳動。幸好,因為會計部門發現,發行這部電影,由虧損中申請退稅,還比不發行划算,觀眾才總算有機會看到這部電影。因此,政府對於壟斷發行通路的機構,應要求該機構給予一些好片子機會,平衡目前完全壟斷的局面。這次海角七號,就是委託美商公司發行,證明發行方面,國內的系統比不上外商。

接下來,我想以香港電影界為例,說說其發展策略的特點。香港電影因為經費上的考量,拍攝了大量的 "街頭電影",我第一次去香港旅遊,僅憑著印象中的電影場景,竟然能夠不靠地圖,一路由尖沙咀搭渡輪到中環,又漫步到立法局。原因就是電影的取景,大量利用香港的街道。很高興,我發現高雄已經採取這樣的城市行銷,在痞子英雄中,大量的展現高雄的建設,而且一舉兩得的事,電影界也擴展了題材與場景。又因為香港電影市場比台灣還小,所以拍片題材優先考慮能夠被海外接受,台灣就是主要的市場之一。也因為這樣的限制,香港的電影,很有國際色彩,幾乎很少拍只有香港人才看得懂的題材。甚至考慮到好萊塢的影響力,香港也會跟拍好萊塢類型片,以吸血鬼類型為例子,香港發展出殭屍系列,鬼不會飛,但是會跳,也一樣會吸人血。另外一個特點是,觀眾對電影的注意力很容易被眾多的片源分散,因此,香港片以明星制度,讓觀眾集中注意力在明星身上,以利電影的發行,為了發堀明日之星,香港電影人也會到台灣來找尋人才,王祖賢、舒淇都是來自台灣。這樣的策略,無疑會有不小的市場報酬,但是相對的自己的特色也比較淡薄,至於香港明星在美國的發展,主要偏向動作片型的演員,到好萊塢發展的電影人也是動作演員或導演為主。成龍就是進軍好萊塢的例子。

台灣的電影,當然不是照抄香港的發展模式,也不可能成立大陸那種國家片場,但是在策略上,可以參考香港的彈性以及大陸的企圖心,以目前的有限資源,拍出能夠國際發行的片,另一方面,支持比較有本體特色的片,讓西方社會也注意到台灣的特色。這就不只是救國片的考量,而是把整個電影市場,當做一個全球共同滋養的生態圈,提供台灣的特色與資源,豐富這個生態圈的多樣性。以這次的海角七號,即便大家關注導演如何的籌資,讓拍片的過程能夠不中斷,真正使它成功的不只是資金到位而已。海角七號操作模式中,辦了八千人的試映會,讓觀眾有機會接受不同於好萊塢的電影,透過口碑去影響其他觀眾。海角七號卡司上,面臨無法請到大明星的窘境,於是找真的歌者來演搖滾樂手,讓演員自已來發揮這個不得志歌者的角色。也找了恆春這個地方,讓當地特色形成基本調性,讓觀眾一下子就被說服,不因本土味道而排斥電影。除了角色和場景的本土色彩,導演以置入性行銷籌得資金,也讓一些本土商品,成為片中的賣點,尤其原住民的藝品,和劇情的搭配度不低,是個成功的模式。我很關心魏徳聖的塞德克巴萊是不是能夠在國際上突顯出特色來,畢竟,這才是一部妥協比較少的作品。

綜合以上的論述,台灣的電影策略,應該趕快忘掉 "推手" 式和 "海角七號" 模式,趕快提出比較能夠讓一般導演也能採行的路線,讓想投資電影的人,想拍電影的人,都能循著這樣的模式,拍出有特色的電影。當然,台灣長期以來,透過香港製作、大陸拍攝,也一樣能拍出 "國片",但是,這畢竟不是電影產業的正道。當可行的模式建立後,相信導演們就不會那麼的注目 "海角七號" 模式,和魏德聖一樣苦等片子開拍,有如片中阿嬤苦等那封六十年前的信,而能比較早的走出自己的一條路。文末,我還要跟新加坡讀者打個招呼,我覺得新加坡是個可以和台灣一起,走出自已的電影政策,一個想當導演的新加坡小孩,應該不會讓父母憂慮。

orgilv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tumblr_o1smvqcGLu1qjle4ko1_1280.jpg年底前,將有一個燃燒的靈魂梵谷展,來台展出。包括有名的薊花 (枯萎的向日葵)和自畫像,光是保險就保了三百億的額度(非保費)。從這樣高的價值,讓我想起一個笑話。有人說,一群銀行家聚在一起,聊的都是藝術;一群藝術家聚在一起,聊的是錢。先不說這兩個話題哪個比較雅,光是把這兩件事相提並論,就很有趣。梵谷的畫是因為高價被世人注目?還是因為世人喜歡這樣獨特的畫風,所以願意出高價?這樣的問題也像是雞生蛋或是蛋生雞,沒有定論,目前聽過我認為最公允的說法是:梵谷獨特的畫風,加上因為自殺,留下的畫作數量不會太多,卻又有足夠的數量,適合炒作,因此比較能夠拍賣到比較高的價格。這個說法既不避諱高價背後的籌碼因素,也不否定梵谷獨特的藝術表現,比較能充分解釋"梵谷現象"。今天我要談的高更,則是個轉行的金融業人員,看看我是不是能從他的兩個身份,找到藝術和金融的關連性?
 
高更曾經任職於巴黎相當火紅的巴黎證交所,習慣於城市了繁榮方便的高更,對於文明也產生了厭煩,嚮往原始自然的荒野生活,於是他辭職、離開妻子,來到了大溪地。他與當地的女子交往,他並不避諱這些男女關係,因為這些都是他的創作靈感來源。他在大溪地懷念南法的向日葵,叫人寄來向日葵種子,種在當地。除了向日葵與男女關係,其實我蠻好奇的還是高更在大溪地的經濟來源,他在認識了蒂哈阿曼娜,並有了小孩,本來打算留在當地,一起撫養小孩,卻
因為法國的匯款沒到,暫時回到巴黎,等到他再回到大溪地,已經是兩年以後了。1897年也面臨經濟的窘迫、生病和梵谷自殺的消息(作者按:梵谷於1890年自殺),使他萌生自殺的念頭。雖然他在大溪地不必面對文明的打擾,也不用管藝評家的意見,似乎還是脫不掉經濟的壓力,和他從事證券工作時的安穩,不可同日而語。我想,高更的選擇,或許和金融界的一些現象類似,當大家對於未來看好時,會投入大量資金在某個領域,然而,這樣的冒險,其實也隱含著不確定性,而這樣的不確定性,有時候又真的能改變世界,就像美國的鐵路投機,讓鐵路能順利完成,使美國的東西岸完整的聯接,即使建設的資本永遠都沒被清償。高更把他的生命和金錢,投擲在他相信的蠻荒之地,從事與主流價值不同的藝術創作,卻為後世留下色彩大膽、構圖活潑的繪畫。所以,若是用投資的角度來看高更,似乎是個夠冒險的投資,結果也是豐盛的。
 
其實,藝術與投資這兩個似乎矛盾的字眼,背後卻有些驚人的相似性,牽涉到時間因素、以及每個時代的市場因素,中國大陸經濟的崛起,使得中國畫家的畫作價格水漲船高。張曉剛的天安門,拍出非常高的價格 (註一)。而畫家在投入心力創作時,除了考量當代的市場口味,能夠在去世後,繼續的吸引另一個時代的人,保有市場,是相當重要的。高更的畫,在後來的的年代,人們更加感受到文明有形的壓力,必然更被歸向荒野的想望吸引。跨越時代與經歷市場的高低起伏,似乎是投資和藝術都不得不面對的。村上隆提出讓市場價格來決定藝術品的價值,可是他沒說出口的是,千萬別讓市場來決定品味,這更提醒人們,不要只是被市場牽著鼻子走,而要反過來,自己去追求值得欣賞的藝術品。畢竟,若是只有變動的價格,而沒有長久的風格,一件藝術品是遲早會被市場的遺忘的,而人云亦云的收藏家,手上將有一堆高價購得,卻不知道好在哪裡的作品。
 

orgilv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喜歡逛書店的習慣,一直都改不掉。曾經在香港某個商場裡的書店,買了本路易斯的一本論婚姻的書,路易斯就是那位寫裸顏的宗教性作家。早期,我逛書店大概不脫新學友和敦煌,主要是買些文學的書,尤其敦煌有不少的外文書,光是去翻翻外文雜誌,也覺得值回票價,我還會去翻翻吳爾芙的 "燈塔行",讓她的意識流小說帶著我進入她的童年回憶。隨著誠品時代的來臨,我也大大的打開眼界,各種建築、設計的書,都很容易的在誠品找到,其實,誠品早期在震旦大樓旁邊的分店,我就覺得是個建築書籍的專門店。誠品敦南的本店,簡直就是可以取代圖書館的角色,因為它書的種類甚至超過某些圖書館。在敦南誠品我最常逛的,其實是童書店,因為有許多可愛的繪本。

書店帶來的便利性,其實在參加讀書會後,更有感覺。因為書店提供訂書的服務,我曾經透過櫃檯,訂到一本Everyman's Library 出版的 "The Portrait of The Artist as a Young Man",以9鎊的代價,買到一本書,而且是自己要的版本,真的是很划算!後來,Page One 在101開張,我更是很方便可以買到外文書,只是Page One是以原始書價乘上130%,當做售價,偶爾還是會讓我考慮到別處再找找看。Page One 有個典雅的中文名字叫頁一堂,取每本書都從第一頁開始的涵義,「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的確是讓我在浩瀚的書海中,感到自己的渺小。

逛書店是一件戒不掉的事,而且在過程中,有些情況真的讓我難忘。我在廈門的中外圖書交流中心,看到一本大陸建築師的作品集,都是入選英國皇家建築師協會的建築師。想到這可是個產地限定的書,我趕快掏出400塊人民幣購下,沒想到店員堅持幫我拿到樓下結帳,我第一次在眾目睽睽下,讓店員跟著步下書店有如殖民地建築的寬大階梯,還真是有點不好意思。只希望趕快走完這趟尷尬的路程。當然,抱回台灣後,還是深深覺得幸好當時當機立斷,才能不時欣賞這些建築師的巧思,與他們的建築展現的中國文化特色。

12.10,2008 高徒

誠品敦南店

誠品敦南店

誠品信義店

orgilv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來說說超越理論吧!美國的超越理論,其實有點神秘色彩,主張人透過精神的超脫,可以獲得不一樣的經驗,從自然界也可以吸收新的經驗。Transcendism 相對於Temporalism,超越理論相信在世界之外,有個更高的、永恆的境域。也使這個世界的永恆成為可能。

相反的,一些作品,不承認有永恆、有更高的秩序,世界只是過程、只是隨機的命運。強者主宰並不是純然的善惡的問題,而是自然法則。

若以超越論來看,紅樓夢既不強調高階級者的優越性,也喜歡以警幻仙境來預言「真實」世界的未來,筆者並不是說曹雪芹看過超越論,而是這本小說,符合超越論。


orgilv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在遠企樓下找到一個有陽光的座位,買了俄羅斯麵包店(Salt & Bread)的麵包,悠閒的讀著"繼承失落的人",讀著法官賽伊抱怨沒有像樣的下午茶茶點可吃,忽然發現,喀爾克的山谷,與台北的街頭,其實有著驚人的相似處,不只有著一樣的陽光,而且有著一樣追求優閒的心。

講到下午茶,就有很長的歷史可以談,以前上班時,就發現每天有一個比上班還重要的活動,就是吃下午茶,雖然只是簡單的買些小點心,不講究是不是有英式鬆餅,大家聚在一起,就工作狀況,彼此的生活心得,天南地北的亂聊,下午茶通常意味著自由的溝通,也很有助於認識不同部門的人,後來甚至熟到會去其他部門幫忙,這完全是衝著下午茶的交情,自願去幫忙。

到後來,下午茶已經變成個人習慣,自己會找個不太難到達的地方,無論是在麥當勞之類的速食連鎖店,或是工作場合附近的咖啡店,都能悠閒的讀份雜誌,慢慢的品嘗拿鐵或是卡布奇諾。之所以保留這個習慣,是覺得,這是個很好的沉澱方式。不管一天下來,是很有效果,或是繞了很多冤枉路,都能在這個點,整理腳步,幫一整天做一個好的下半場安排。

也因著這樣的習慣,竟然能寫一些雜文,或是留下一些對自己有價值的素描,蠻喜歡透過這樣的活動,累積一些生活中難得的能量,也正像這個午後,和同行夥伴共同發現,台北陽光下,有著一點點難得的幸福和意外的滿足。正如"繼承失落的人"裡面,住在大宅的人們,刻意追尋的境界,卻讓在這樣一個下午,意外尋著。

高徒

 

 

orgilv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日本文學 --- 從挪威的森林到國境之南的現代日本

我讀挪威的森林時,最喜歡其中直子的角色,雖然除了她20歲生日時,和渡邊一起慶祝,之後還發生了關係,其他部分並沒有太多的情結,然而,她卻是整本書的一種重要精神,是青春期眷念的表現。也是從這本書開始,我注意到村上春樹對於主人翁年輕時期的描寫,之後,我看他寫的其他小說,也會去反推,書中主人翁,他的年少時期又是怎樣的呢?是苦讀準備上大學,還是也有一段難忘的青春戀情,這樣的閱讀模式,到了國境之南,太陽之西,又有了用武之地,也就是島本這個角色,是主人翁"始"的中學 (國中)同學,她不但是個有缺陷的角色,也是個令始迷惑的角色。古典音樂是他們倆人共同的話題,書中提到古典音樂像鷲,會吃腐肉,其實也是說,古典音樂可以帶他們回到往日陳舊的回憶,而回憶本身還是有點發酵呢!

回到挪威的森林這本書,當然,這也是作者的錯誤印象,把歌曲中白松木誤解成挪威的森林,再以這個意象來當書名,同樣的,國境之南太陽之西一書,國境之南指的是墨西哥,作者則想像是個很浪漫、抽象的地方,我想起以前教英詩的老師說,你可以了解詩,你可以誤解詩,但你不能不解。村上倒是完全做到了,不但誤解歌詞,還能把歌詞拿來當作美麗的書名,真是不簡單。我也就沿著挪威的森林書中的渡邊,走過駒入 (辶,入有走馬邊的)、御茶水,靠著有限的日文字彙,翻著日文版的挪威的森林。我覺得這樣的作品,其實不管如何,都是非常的個人的,渡邊喜歡的"大亨小傳",渡邊喜歡的個人式的生活方式,甚或他非常隨性的帶著魔山去"阿美寮"看直子,都把這個角色活脫脫的展現出來,非常的獨一無二。

國境之南太陽之西的'始',則是個獨子,他是在二十世紀後半期的開始出生的,同樣的,他沒有跟他類似的兄弟姐妹,他不認為中產階級住有庭院的房子,有什麼特別,他發現只有島本跟他很像,他是個尋找另一個個體來使自我更完整的靈魂,因此,他拼了命的努力,進了教科書公司之後,雖然他不滿意,卻因為結婚,他得以靠岳父幫忙,經營酒吧,也過著看似幸福的生活。他再遇到島本時,反倒比較像他想要幫島本完成什麼似的。例如:幫島本找一條溪,或是見證島本現在的生活。

由這兩本書,我看到的現代日本,是個疏離的社會,每個人雖然跟大家一樣,都上班,下班回到自己的家庭,卻好像面貌非常模糊,因此,非常需要有跟自己相似的人,證明自己的存在,尤其,在青春期之後,社會化讓每個人更加的喪失個性,融入到大環境中。書中的主人翁,都是要碰到青春期的朋友,才能感受到自己又活了過來,我想,個人有夢想常常是一個社會能夠繼續運作的元素,而我看到的新日本,似乎這樣的元素很淡。

orgilv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巴菲特提到公司治理時,覺得經理人同時也持股,是比較理想的公司治理模式。當然,會提出這樣的看法,是因為美國企業的管理者普遍轉變成專業經理人,董事已經是不管事的形式治理者。這波金融海嘯,與專業經理人不見得有直接關係,但是,他人的錢 (ohter people's money) 也是經理人會輕忽的經營的原因。金融海嘯的影響,似乎已經到了每個人身邊,連朋友都有人因為買連動債而損失慘重,持有股票的人更是逃不掉破財的命運。這波金融海嘯,與金融界過度的擴張信用有關,雖然過程中,每個人都賺到了錢,卻承擔了不成比例的風險。

風雨中的花旗金融大樓

中景的橫條紋大樓是花旗銀行,遠處的大樓則是中國信託商銀,風雨飄搖中,銀行是先自顧不暇?還是優先保護存款戶?  攝影 高徒

也因為這樣的情況,提醒了每個人,要在平常的日子準備緊急時需要的彈藥。如果都沒有多餘的資源,在壞日子就會陷入困境。我的經驗是,通常在順利的時候,一般人不會想到,會有意外發生,一旦意外發生,當然措手不及,在2009巴菲特給股東的信中,又再度提到了流動性的重要 (註)。巴菲特對於企業界負債經的模式,提出看法,他不覺得負債經營提高了經營者的警覺性,他覺得這就像在方向盤上架支刀子,不是駕駛人變得小心翼翼,而是路上隨便一個小石頭,就會車毀人亡。我對於這樣的情況,拿來解讀成經理人拉大經濟規模的手法,當經理人的收入,與市場佔有率成正比時,購併其他公司或舉債經營,都是提高市場占有率的方法。或許有人提出,萬一情況不佳,豈不是完全落空,經理人尤其是執行長(CEO) 都在上任前簽有黃金降落傘 (golden parachute,泛指執行長被迫辭職時,可以以優厚的條件離職),因此,執行長最糟的情況,就是帶著大筆的離職金,安心退休。以雷曼兄弟在此波金融海嘯威脅下,巴克萊銀行出手相救,以17億5000萬收購,最後竟然卡在管理階層的退職金,高達25億,黃金降落傘高於公司價值時,任誰都不會去追認這麼離譜的退職金,如果當初經營階層放棄黃金降落傘,現在的雷曼兄弟就和巴克萊銀行合併了,這些內幕都是事過境遷後才被爆料出來的。

既然執行長的待遇優厚,也不是都沒做事,我想談談一些執行長的強項:購併,花旗集團一直缺少保險業務,花旗銀行與旅行家集團合併,一個是銀行業的大公司,另一個則是保險業的公司,讓消費者可以一次購足,既能理財,又能買保險,也讓花旗集團的市占率提高,Weill是這項併購的主導者。他個人從一家小財務公司起家,到主導整個花旗集團,這又是另一個傳奇故事。這裡我想指出的是,專業經理人已經是企業界呼風喚雨的巫師,要讓金融秩序導正,經理人的責任與規範,是很重要的項目,不能因為金融自由化就任意放鬆。葛林斯潘已經就過去的寬鬆的金融監管,承認個人的錯誤估計。對於美國,放任式的競爭,一直是被強烈主張的,這當然跟幅員廣大,各州狀況複雜有關,無法一體適用同樣的規則,但是這也造成一些經理人抱著僥倖的心理,帶著股東和消費者去冒太大的風險。

說完購併,我再談談黃金降落傘為什麼是必要的,雖然這個點子怎麼想都好像對企業很不利,如果用船來比喻,很多美國大企業,像艘大船,不但不容易開,而且很容易沉,連比爾蓋茲都有,微軟十四天後倒閉的說法,也就是說微軟領先其他軟體業者,只有十四天而已,如果微軟從今天起保持現狀,十四天後,微軟就會倒閉,被其他公司取代。要勸一個人去接這樣的工作,相對的要提出很好的條件。因此,董事先承認,公司經營失敗,可能有許多其他的原因,不會完全歸罪於執行長。因此,黃金降落傘讓專業經理人,安心的接下執行長的職務,不會擔心一個不小心落得一場空,還是能因個人的努力,獲得一定的報酬。

從以上來看,併購與黃金降落傘雖然造成了目前企業短缺現金,岌岌可危,卻也是美國企業能夠靠專業經理人順利運作的模式。未來到底會採用什麼模式呢?企業集團的事業部門都獨立經營?董事變成積極參與的公司治理者?我覺得這都是不太可能的方向。專業經理人的運作模式應該還是主流的模式,或許只能靠這波金融危機,讓董事與經理人都更加謹慎,共同創造出比較可行的模式。學習型組織的定義,就是會自己改變型態的組織,我相信未來的模式,應該也是一種會自我修正的運作模式才對。不再是無限購併與過度依賴黃金降落傘的危險平衡模式。

orgilv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通常一個小說人物,並不容易讓我馬上留下印象。錢德勒的漫長的告別,卻讓我對於泰瑞‧藍諾士印象深刻,這個溫文有禮的酒鬼,娶了有錢的老婆,也陷入了謀殺案件,遷累了書中的偵探馬羅被警方羈押。

為了各位閱讀的樂趣,我不會提書中的內容,我要提的卻是這個偵探看到的泰瑞,他很像費茲覺羅大亨小傳中的男主角,只是反過來的,這次愛著他的卻是另一名女生,絕望的盼著。通常,這樣的盼望,可以帶來提升的力量,也會帶來毀滅的力量。大亨小傳中,當然,主人翁最後是盼望中,走上歧途,他選擇了快速致富而留下了悲劇性結局,唯一有意義的是,他的犧牲保住了女主角的安穩生活,日子像沒發生過任何事的繼續往前。

錢德勒的寫作功力很高,他套用這樣的故事架構,卻沒有落入一般偵探小說的俗套,且不管劇情最後怎麼發展,書中這個硬漢偵探,堅信著泰瑞的清白,也為他而慎選客戶,希望能夠保持自己客觀中立的立場,這樣的敘述者,讓泰瑞這個角色,即使在失蹤期間,還是繼續發揮影響力,繼續讓我覺得這個角色,很有力量。

村上春樹有提到書中的出版家被偵探嘲笑出版事業不需要大腦,且不管這是不是事實,很重要的是編輯與出版商,真的是作家的大敵,錢德勒寫的小說被出版商看上,有可能過程中也會受到出版商的壓力,以求取比較高的銷售量,其實長銷的書,有時候不見得是暢銷書,張愛玲當然是個例子,但是她卻堅持即使稿費很低也沒關係,重要的是一字不改。書中的出版商,也有為了出版,只關心書能不能完成,卻不見得真的關心作家的安危,或許是錢德勒想出一口氣吧!

你們可以去看看這本書,然後如同跟我對談一般,說說你們對於這本書的看法,我想,一本小說最棒的部分,就是給你一個可以在生活中引用的人物,就像有人說,這個人很岳不群,就是說這個人很偽君子,我在結尾還要提醒各位的是,這也算是本美國的警察內幕小說,就像我以前看"秘密"這部電影,講警界的貪腐,這本書把警界那種落後野蠻的辦案手法,寫在書中,那是CSI這類科學辦案時代之前的狀況,也許也能讓各位體會到那時候為什麼警察可以是偵探的假想敵,雖說偵探和警察常常都是在對立的立場,福爾摩斯和蘇格蘭警場的合作,算是特例吧!

11.25,2008 高徒

漫長的告別  在博客來的網址

orgilv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管是從出身背景,抑或是從商業模式,馬雲都是網路經營者中的一個異數。以商業模式論,馬雲提出的商業模式,就是以中小企業的網路經營為主。至於提到出身背景,他是個英語老師,本身是個IT門外漢。然而,他最大的不同點,在於從有限的資源中,去求取最大的效益。他創立中國黃頁,幫助客戶建立網頁,他以郵寄方式,請美國的公司將商家資料上網,這樣的經營模式,他爭取到寶貴的領先時點,比杭州電信還早開始經營網路業務,雖然很多人說他是騙子,他還是持續的堅持自己的原則,建立起他自己的經營團隊。

 211606rrok4muxv1ozk45v.jpg

 

馬雲川普會面  (美國中文網  Sino  Vision Net    )

 

阿里巴巴的經營模式,可說是適合中國的經營模式,他建立起中國經營者對外的管道,同時他也把這樣的模式擴展到搜尋引擎的經營上。雅虎在搜尋上有他的強項,但是關於中國的網站搜尋,需要不一樣的文化理解,不是純技術問題,馬雲透過跟雅虎合作,加強蒐尋頁面的簡化,清清爽爽的讓使用者簡單的使用,另外,他也把入口網站的部分獨立,讓想瀏覽網路的使用者,也能輕鬆的找到自己要的資訊,因此,正如他所說的,與其說雅虎合併阿里巴巴,不如說是雅虎下嫁阿里巴巴,且獲得一筆資金,這樣的思維,正是專業經理人的思維,先不問持有股份是不是變多了,而要問影響力是不是提高了。

 

orgilv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