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成為雙語國家?有什麼可以替代英語的?這類問題不但英語教師會面對,歐洲的各種非英語母語朋友也會問我。我沒有簡短的答案,不過,卻有定見,不認為幾十年內,可以簡單翻轉。既然台灣的雙語政策確立了,2030年的期限也訂了,只能在框架內提出我粗淺的看法,並提出可行的方案。
假設英語是不可避免的火車頭,我們是車廂,我除了提出英語的必然性,也要論一下英語的附帶效益,當作彩蛋。首先,英語作為溝通工具與經濟發展工具,好像很中性,很階級平等,其實英語在源頭就會有落差,跟數位落差類似,英語因為並非母語,控管源頭非常容易,要分配給誰,當局有很大的空間,我以台灣為例,目前英語教育的向下延伸,由台北市開第一槍,新北、台南跟進,目前還有許多縣市,無法在師資、財源上跟上腳步,這是雙語政策上,應該注意的。新加坡看似人人能講英語,計程車司機的Singlish 和政治人物的牛津腔,想必也大有落差,甚至還反映到社會階層與經濟收入上,就更可以看到,英語的普及化,沒有想像中容易。
提到了公平性,我也回頭談論必然性,不管從殖民與後殖民的理論看歐洲霸權,或是從發展中國家,全球化的方向,都點出了英語平台與貿易網路的重要性,WTO要加入,分食全球經濟大餅,各國教育上,在英語平台也不能缺席。David Cryastal 在 英語帝國 也直言,這是軍事強權與經濟強權在背後推動,中國的五口通商條約,或是鴉片戰爭,都見證了這樣的過程,這不是在挑撥民族仇恨,而是還原故事的真正版本,歐洲觀點也印證了這樣的事實。除非未來一百年,反轉這樣的局面,語言平台,短期內不能改變,有興趣探討語言的“溢價” ,歡迎參考本站的 講英語竟然能到Google 上班?談英語在科技業的效應 ,看看薪水三倍跳的故事,竟然只是會說英語,加上原來的科技專業。
最後,在不可以避免的英語路線,和可能產生的社會階級落差,我想談談傳統文化,就是中文在英語圈有角色嗎?有人覺得新加坡有點假,既要賺全世界的錢,又要標榜華語傳統,好像很表面,彷彿穿了西裝唱京戲,跟傳統上的文人不太像。我想,即使是余秋雨這種很標榜華語的國學大師,還是不免在文章裡暗酸英語人士中文不太好這回事,雖說余秋雨有點硬挑骨頭,硬是在英語裡面亂入文化議題,跟華人政敵問李光耀:你是英國人還是華人?有點類似,我還是覺得提出中文好不好這個議題,有一絲絲道理,畢竟,文化認同可以很主觀,某人英語程度落後大多數的人,反過來主張卻認為英語不曾生根,不是個道地產物,在東方只能是個仿冒品。這點雖不無可能的,卻有點太簡化。以我本來說,莎士比亞的閱讀頻率要高於紅樓夢,茱麗葉口中的"A rose by any other name would smell as sweet" ,不一定比“今日葬花儂笑痴,他日葬儂知是誰“ 來得陌生。咦!才有人說英語人士華語太差,你不是自己入座,落人口實嗎?我得這麼說,即使莎士比亞讀得好也不妨礙我欣賞華文作品,因為我並不因這本書是用華語的就高高舉起,也不因爲莎士比亞用了中世紀英語,就丟在地上踩,余秋雨畢竟也是國學大師,唯碰到中華正統問題,立即不管優劣雅俗,直接用語文一刀切,真的怕華語被比下去,除了繼續創造更好的文學作品,我想不出更好的辦法,法語即使失去了國際語言的地位(不用懷疑,俄羅斯的革新時期,就是吃法國菜、跳芭蕾和說法與),文學上的地位並未失去,以我的了解,博大精深的華語,若是因為說兩句英語,就會衰敗,未免也太長他人志氣,我想,余秋雨是把英語人士等同了英語文化,我得誠實地講,許多說英語的人,文學造詣其實不高,那些人的華語不好,或許跟英語普通的原因一樣,是因為不夠努力,若是兩方面都下了功夫,就不會有什麼英語人士華語差這樣的笑話了,說不定還會有雙語人士華語強這樣的妙聞呢,留美的胡適之,並未走向華語變弱的路線,證明華語能力,不是說了英語的結果!
回到雙語國家的路線上,我看到政府除了在英語和文化課程上著力,也加入本土文化的部分,亞洲國家的雙語政策,的確是植基於本國文化上,少數閩南路線的人(這點上我比較中性,雖然被歸類為福建外省人,卻不太熱心閩南語至上主義)或許覺得華語這個文化符碼,包山包海,政治上不正確,用在選舉上會輸,我還是覺得華語在亞洲各地比較好懂,不失為一個不錯的路線,李光耀放棄福建話(閩南語)和潮州話,選了華語,在族群上包容各個族群的差異,又保留了族群的統一性,這是我在雙語政策上額外的建議,含英咀華(英語加華語),是我對當局的小小建議。
高徒
2022.1.4
台北市師大校園
2022.4.1 增添閩南語路線的註解,解析閩南語不等於閩南族群。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