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先生是某位手機公司的工程師,沒想到因緣際會,因為公司出售手機設計部門,因此成為Google 工程師,因為平常就進修英語,美國來的經理,進行簡單的英語面試後,順利成為年薪400萬的族群。看到這裡,你驚呼,「什麼?只是說說英語,工作沒變,年薪就三倍跳?」,這裡我不打算過度簡化科技業的複雜情況,也沒有為國內工程師爭取加薪的打算,只是探討為什麼語言這一個坎,擋掉了不少科技人才。剛好,最近有就有個親身體驗。
圖片出處: moto7.net 特斯拉專區
我因為對物理學有興趣,誤打誤撞,竟然開始學起有點錢味的半導體,其實說有點錢味還太保守,1996年後半導體業直接超越汽車業,成為第一大產業,只是我不太知道Tesla 這種自駕電動車的產值,該算半導體產業還是汽車業?畢竟特斯拉的市值,最近已超越Toyota (2021)。說到學物理,我當然要到教室晃晃,幸好,開放課程,讓我能神不知鬼不覺地進入各大學。結果,我發現一個顯著的落差,在科學園區旁的某國立大學,幾乎除了連接詞之外,整堂都是英語,我還以為是馬友友的大提琴大師班,因為馬友友的中文有點破,整段對話只會聽到他零星的一、兩個中文字,畢竟他是生於巴黎的美國華裔。而某私立高職升格的科大,卻整堂都是中文,連energy gap這類通用術語,我還聽到能隙這樣的名詞,多年來物理界主張統一術語翻譯,以便一般民眾理解,至少在台灣區,竟然在一個半導體課程裡辦到了。這裡有人要問,這裡是台灣,用中文有問題嗎?這就問錯問題了,中文本身沒有問題,中文向誰說才是問題。如果沒理解錯,這些同學唯一的就業場所是科學園區,不管是南科或竹科,客戶九成以上是美國人,華為的訂單有,卻不是主流,這時候,「能隙」管不管用,就是生死關鍵了。不同的大學,教授因為不同的求學路徑,自然慣用的語言也就有所落差,已經習慣國際通用的表達方式,自然沒有因為學生背景,忙著做符碼代換,反而自然呈現未來職場的真實樣貌。當後者的畢業生,第一次聽到客戶講 energy gap就算聽得懂,恐怕也要想個半秒,才能意會。
回到前面的故事,當然是專業加上英語,才產生薪水上的溢價,正如講德語的計程車司機,到了瑞士就能拿台幣15萬的高薪,瑞士計程車牌照加上德語,才是全部的原因。這類歷史偶然是無法逆轉的,不能假設中國先發展半導體,反過來中關村(或者深圳)的薪水比矽谷高三倍。了解這個道理後,我想用英語上半導體課,也就沒什麼好奇怪的了。英語平台就算會垮台,也不是近二、三十年的事,職場不過短短25年,要拿自己的職場去賭華語平台復興,尤其是在科技業復興,應該是很大膽的選擇,各位版友雖不見得都是科技業者,然而,了解英語的附加價值,只有益、沒有害。希望各位也都拿到你自己的薪水溢價。
高徒
2020.2.26
雙語政策是新加坡當年的一個大實驗,唯並未動搖國本,因為教育制度的英國塊面,正是英語教育,反而是華校或稱獨中(獨立中學)的政治勢力,形成了很大的政治阻力。本文無意於直接贊成反對雙語政策,只是想好務實的說說科技教育的國際現狀,若您比較關心大局面,歡迎參考本人的 [讀雜書學管理] 台灣短期內成為雙語國家? --- 以新加坡教育為例 當作教育政策的正式說帖。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