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會聽到家長說,"我聽專家說:太早學英語會混淆母語學習,也會加重課業負擔,應該等孩子中文學好一點,再利用語文能力去學外語,會比較快。" 這麼顛撲不破的論點,不要說是在專家口中言之成理,連隔壁老張說出來,我也反駁不了,學習能力強了,母語穩了,孩子會學不好那比中文簡單許多的英語嗎? 

瑞士花園_永康.jpg

即使沒學過法語,歐美人士可以念出 Le Bon March'e 八成像的發音,因為歐洲語言共用了羅馬字母,而漢語系統的中、日

韓,不管本國語文學到幾年級,都不會有這種效應。 

繪圖/攝影 高徒

我想,語言學習的重點,要合於學習者負擔,又有效率,如果有一種學習法,需要一天八小時,連續二十年,相信效果再好也沒用。既然效率是不能不談的,我們再回頭看看語言學習的年齡階段,相信會比較有依據來取捨。

正因為效率是很重要的,特定的內容,在特定的年齡學,特別快。在孩子認識周遭的一景一物時,請孩子先不要學apple 和bus ,的確是有點壓抑孩子的基本能力,總不是等孩子能夠講出蘋果的品種後,再來學apple這個單字吧!

這麼淺顯的情況,又怎麼推導出青少年再學外語的理論呢?這要追究到美國的語言政策,在美國,基本上沒有英語的外語教學這樣的概念,既然到了美國,英語只能是學生的第二語,要在美國受教育,就要遷就這樣的語言政策。頂多,教室裡面再多加一位母語教師,協助學習,不可能容許英語在小學高年級,才變成學習科目,當然,英語更是當然的教學語言,因此,這裡的外語學習,顯然指的是法語、德語等外語,這類語言,與英語的相似度,高達20%~30%,法語初學者,常常混用英文單字,而不自覺,這的確就顯出青少年學法語的好處,因為英語字彙增多,會比跳過英語直接學法語快,因此,青少年學外語比較快的結論,放在這個語言環境下,的確言之成理。

瞭解了東西方語言環境的差異,再回頭看看,中文學習者,是不是也要採取類似的策略,畢竟,有效的策略,要比新奇的策略好,每年許多新式英語學習法,如:瘋狂英語 (採大吼大叫方式,先求敢講,再慢慢要求發音),中文諧音法 (用阿土伯幫助記憶 Ocotober),存活時間都短於十年,因為長期下來,效率不見得高。美國這套策略,說實在的,有效的緩解了美國外語教師不足的窘境,也讓學習者到歐洲旅遊時,能說部分的當地語言,是個好教育政策,可惜,這個策略要先學英語,如果要拿這個策略來學英語,是不是在母語中文之外,再學個法語,這樣繞路,又會不會反而加重學習者的負擔。最近(2021年)我學了一點點法語,親身印證了那個理論,唯有語種類似才有互相支持的水平遷移,以radio 為例,法語拼字完全一樣,我以法語拼讀規則唸出來就學會了,不必從零開始,學阿拉伯文,就算是音譯,保證字型不會是 radio,更別提羅馬字母拼讀這回事了。

釐清了東方國家學歐洲語言,先天上語言環境上的限制,我想,語言學習還是回歸聽、說、讀、寫四項基本能力,不管活到三十歲,人生閱歷再豐富,還是要按部就班的認單字,不太有可能因為社會經驗豐富,就能無師自通。既然是一種紮實的系統學習,不妨把龐大的學習內容分散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學,兒童時期,學學bus , computer這類交通工具和日常生活用品,青少年時期,或許就學學jazz和hip hop 這些音樂文化相信有助於分散英語學習的負擔,也適合學習者的理解能力。至於兒童時期的學習壓力,來自每個科目,相信學者專家取捨之間,本乎專業,不太需要理會青少年階段的神奇學習力,不必要的延後個階段的學習。相信各科按輕重緩急調整後的學習的年齡段,不但有助於學英語,還能打下穩固基礎的語言基礎,讓學習者使用外語工具,真的成為有學習能力的青少年。

 

高徒說

2021.12.29 修改

新北市養心居

友站上的意見:

英語學習年齡的迷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rgilvy 的頭像
    orgilvy

    高徒說

    orgilv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