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上一次的 Keyu 悄悄話,以AI 主題談到了商業化應用,也透過自駕車來探討應用的範疇,並非先前想像的,拿來提醒個人行程,或是安排日常瑣事,而是把開車或醫療,這類攸關人命的事,交給少犯錯又不會累的 AI ,有網友說:這不是拿人命開玩笑嗎?其實正好相反,處理速度太慢,無形中沒有治療,也沒有失敗的情況,可能更讓人揪心,既然在很低的錯誤率下,可以救更多人,就有可能應用,再用人工監督,修正錯誤,自駕車也是類似概念,常常犯錯的人類,以AI 輔助,可以減少意外,當然,其中也會有AI帶來的錯誤判斷,這是可能付出的代價。

Autopilot Full Self-Driving Hardware (Neighborhood Short) from Tesla on Vimeo.

目前特斯拉的自駕模式                                                     出自 特斯拉 (Vimeo平台)

(本文不暗示或保證特斯拉系統真的能達到影片上的效果,未與廠商有任何合作契約自駕)

題目上說談笑用兵,就是著眼於小範圍可失敗的AI 實驗,以機場為例,停機坪到航廈的路程,沒有其他車輛,沒有其他行人,就是AI 巴士很好的試驗場,美國高速公路也是Google 自駕車良好的測試場,連方向盤都不需要修正,只要監看筆電上的數據,就能安全的行車。至於Uber 的自駕車意外,完全是規劃不善,加上人為疏失,在社區道路測試,而且是夜間,連非自駕車的人類駕駛人,都膽戰心驚,大膽的測試方式,加上監控的司機完全晃神,當然會出事。簡單來說,就是一腳煞車就能救回來的意外。當然,沒人能為AI 打包票,但至少能了解 AI 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

既然都聊到應用面了,我倒想談談人類的反應與接受度,放心,這裡不是要談卡車司機抗議失業的大議題,這些說來也是假議題,各國都有外國黑工在開車,也有非工會會員在駕駛,行業利益很難靠技術來保障,是明顯的,更何況是人人會開車的年代,駕駛根本不算技術,只能靠組織和法令保護行業利益。我想談談被 AI 服務的車主,內心驚險又安全的歷程,在橋樑下坡的段落,自駕車可能會全速的跟緊前車,萬一前面又是位技術高超的計程車司機,硬是在最後幾公尺才踩煞車,心臟可能會跳到嘴巴上。黑箱式的處理方式,常常是很難說服人的,不過,我覺得一、兩次以後,也許就能建立信心。

談到這裡,有些網友說,各種光達、雷射測距,才是AI 的重點,不是什麼駕駛人驚嚇,或是應用範疇的問題。這就是想到了製造面,忘了行銷面。以安全頭盔之類的產品為例,安全氣囊和安全帽算是成功的案例,其他安全設施,因為會陷入賠償官司的困境,常常開發成功後,就胎死腹中,AI 應用在自駕上,法制面其實尚未完全解決,過往的過失責任在車主,未來的過失責任是否轉嫁到設計的車廠呢?這麼鉅額的賠償,產品收入能支應嗎?當然,上路就有風險,不能指望他人來保障,但是大眾期望自駕車不能有疏漏,這點 Google 自駕車團隊了然於心,即使特斯拉大量賣出自駕式輔助駕駛,Google 仍然堅持要等待更成熟的版本,才願意上市。

回到前面談笑用兵的策略,既然產品成熟度要高,開發成本也高,最後,我們仍然要靠消費者的體驗,才能真正賣出產品,我的構想是,在特定範圍,安排日常的狀況,有機器人小孩騎腳踏車衝出,有計程車式的駕駛風格,在你旁邊跟車,然後,AI 輕易化解,讓你看到U轉而來的車輛,被巧妙的避掉 (目前已常常出現在自駕車的示範影片中),就能建立消費者信心。

什麼?設立目標與情境,就能達成?我並不是說能夠一步達成,而是設立了標準,才不換陷入自駕系統永遠不完美的循環迴圈。有了標準,只要系統達不到標準,就打掉重練,達到標準,就可以逐步在市場上,建立市佔率,利用利潤回頭繼續修改系統,就像駕駛人每天都還能進步一點點,大量的行車資料,不正是改良自駕車最好的海量資訊 ?

 

高徒

3.14 2021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rgilvy 的頭像
    orgilvy

    高徒說

    orgilv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