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幾天已經有舊讀者,透過上站,直接讀了澳洲遊記,除了高興讀者不完全依賴Google 搜尋引擎,也欣喜於早期讀者出現,催促著我寫完雪梨的部分。這些早期讀者可能發現,這幾篇中,讀書心得竟比遊記的部分多,我自己發現,原來讀書對於旅遊,有某種助益,那就是理解某些現象時,原來書中早有人提過類似的概念,只是沒有例子,我無法理解,直到來到現場,哇!是這麼一回事呢。以墨爾本的混搭建築為例,我發現,原來村上春樹的小說,就是混搭而來,翻譯混搭小說,產生既非翻譯,也不是日本傳統文學的作品,墨爾本的建築,既非愛丁堡老街區的原樣保留,整舊如舊,也不新式的仿古建築,如圓山大飯店,而是既有古蹟,也有新建築的模式,這些讀書心得,與其說是遊記,不如說是思考筆記,也更能激發我,在旅遊中找靈感的動機。

而第二次跨越赤道的我,幾乎快忘記多年前,紐西蘭之旅,我就首次跨越赤道,這次除了細心的觀察太陽有沒有偏北,也思考起村上春樹對於西伯利亞歇斯底里的描述,日復一日工作、生活,給人不改變的藉口:忙。除了細心的讀1973年的彈珠玩具,在藍山、在雪梨塗鴉街,我都細細的比較,國內有沒有,能不能好好規劃成旅遊活動,不要只是人云亦云地跟著拍照、打卡。讀村上春樹是一種心智的體操,思考旅遊活動的國內版本,則有點像顧問作業,遵循另一位日本人---大前研一,把相片當談話資料,把景點當客戶委託案,想一些可行的方案。也感謝龍應台,他的紫藤廬與星巴克一文,我雖不同意,傳統文化能夠活化,卻是不錯的方向,不能全盤否定。

再度感謝早期讀者的支持,也希望查詢Google而來的讀者,喜歡這幾篇實驗文,如果有什麼意見,留言板和文末回應,都是開放的,簽個名吧!

 

高徒  2016.9.17  中秋連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rgilv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