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會好奇,願景管理到底是什麼?其實,一開始,許多數據導向的管理專家,也對願景懷疑,沒有數字,沒有百分比,怎麼管理啊? 其實,真正盲目的反而是這類專家,看似科學的23%成長率,又是怎麼來的呢?不也是根據人類基於過去的成長率,加上一層科學的面紗,對未來做預測嗎?釐清了這份疑慮,我很有自信的拋開假科學,分享願景館裡的精髓。願景管理其實是用一句大家能懂得話,讓人們知道目標在哪裡,例如:甘迺迪提出的送人到月球,再活著回到地球。雖然他沒看到成果,卻真的對太空發展,找到具體且長遠的目標,過去幾十年各國無法超越這個目標,小布希也提出2050重回地球,作為火星計畫的一部份。

Roppongi building.jpg

經理人應該有創意思考,不是執行指令的機器人。   (六本木森大樓前的蜘蛛,圖片出處:alamy )

當初讀彼得杜拉克的管理聖經,真的深深打動我的,就是沒有數字這部分,脫去科學假面之後,管理的權衡與人味,深深吸引了我,而且,管理並不是脫離人的科學數據,而是和人息息相關的活動,如何透過日常的管理,達成凡人無法到達的境地,就是管理的妙處了。最近AlphaGo 打敗韓國棋王,也讓人們見識人工智慧的妙處,然而,讓這些圍棋專家、人工智慧專家與電腦工程師發揮特長的,正是教電腦思考這件事,而非等待更神妙的量子電腦。長久以來,電腦以高能白癡的角色,呆呆地執行人類的指令。今天,電腦卻要面對不確定的情況,執行人類沒有下的命令。這就是讓電腦能突破的關鍵:新的願景。或許許多人馬上會跳到電腦統治世界這樣的結論,統治也是一種管理,而電腦通常胸無大志,缺乏統治世界的願景,真正該小心的,是這樣的工具是不是落到想統治世界又心術不良的組織手中。

從願景管理到機器思考,我更體認,人類在許多思維上,是非常人文的,而非單純理性或單純科學的,我這裡的人文,指的就是沒有標準答案,Gardener 提出多元智能,也相信美國不需要教創造力,因為美國不那麼重視標準答案,反而亞洲的學生需要學創造力,透過沒有標準答案的創造力,管理才能真正卓越,如果擔心機器思考會搶經理人的工作,只要認清,真正會被取代的,正是機器人式的工作,管理這種藝術性的科學,不是機器可以輕易取代的。引用半澤直樹的台詞:不要去從事像機器人一樣的工作,做點有意義的事。

 

高徒 2016.317

 

標籤:人工智慧,彼得杜拉克,管理聖經,登月,太空科技,數字管理,大數據,半澤直樹,願景,願景管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rgilv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