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丁頓的文明衝突論,引經據典,邏輯縝密,唯一百密一疏,假設阿拉伯文明與基督教文明是不相容的,是個錯誤的起點。薩伊德對於這類西方學者所謂的東方主義,非常不以為然,粗淺的了解東方的文化,即以西方的比較研究,指手畫腳,說東方哪個不好哪個不對,根本忽略的研究主題中真正的重點。這次的恐怖攻擊,讓西方社會開始有機會反省,到底全球化與西化的道路,哪個環節出了錯誤。

首先,我把全球化與西化的歷史簡述,見樹不見林有時比無知可怕,杭丁頓的錯誤推論,也導致了不少不必要的戰爭,如:美國伊拉克戰爭。我倒不是從鷹派陰謀論來解釋杭丁頓,認為他是鷹派的學術界打手,我認為是錯誤的理論,讓鷹派拿來借題發揮。西化是亞洲百年來的目標,也因此,對於東西衝突,亞洲在這方面感受比較輕微。相對於阿拉伯世界,並非地理位置遙遠,而是因為阿拉伯世界,普遍對於這樣的西化,戒心比較高,再加上石油收益支撐的酋長國制度,讓這樣的政治架構還能運行,自然比較有機會去抵抗西化的力量。以日本來論,明治維新雖然是為了對抗西方,在西化上,真的是最無痛的西化過程,武士學習英語,引入西方火炮,甚至有限度地接受基督教。難怪日本常自傲的表示日本是歐洲國家,對於其他亞洲國家有優越感。我不一面倒的認為歐洲文明一定正確,亞洲或阿拉伯文明一定錯誤,而是任何兩個系統,需要長時間的融合,硬要馬上擇一,誰也做不到,明治維新的效益,也是幾十年後才慢慢展現。

透過西化過程,美國口中的全球化,不過是把英國19世紀的全球殖民,改成全球貿易,亦即更低層次的全球化,相對的,阻力也會比較低,然而,對阿拉伯世界來說,全球化卻是區域控制力降低的魔咒,阿拉伯世界雖然有統一的宗教,以及阿拉伯語這種國際語言,卻缺乏像美金或西歐北美這樣的經濟體系,亦即,貨幣發行或市場整合,皆不是阿拉伯世界自己說了算,要靠老大哥點頭,這點有其歷史因素,不是因為美國是二戰戰勝國,甚至石油輸出國家組織的會員國,也會自己偷偷多產油,讓油價下跌。要解決阿拉伯地區的問題,可能得先承認,阿拉伯世界的系統,有其在地的優越性,適度的讓地區有一些自主權,不能硬套全球化這麼強勢的遊戲規則。我在九一一事件五年後也談過這樣的金融體系,一定會出亂子,因為太偏美國,也太偏西方世界了。

回到巴黎的恐怖攻擊,有人認為比利時與法國的阿拉伯裔,是動亂的根源,這一樣是看到了枝葉,忘了根,若是沒有阿拉伯國家在背後讚許,這些人又怎麼會這麼視死如歸,宗教理由本身已經不足以解釋,我個人的看法,阿拉伯世界長期被排擠於全球遊戲之外,卻要供應重要的原油資源,也難怪阿拉伯人會願意損人不利己的以高油價來傷害西方國家,因為做出貢獻而不被尊重。石油屬於阿拉伯地區各國政府還是屬於西方口中的恐怖分子的伊斯蘭國,暫且無法定論,屬於所有阿拉伯人這點,我暫時就以此界定,若是伊斯蘭國真的把石油收益,用於民眾,不就建立了類似酋長國的政治合理性嗎?這才是西方世界害怕又跳腳的痛點,黎巴嫩央行的美金,就不是那麼重要了。

釐清這些根源,我認為歐美各國,要跳脫文明衝突論的阿拉伯研究,改成接納式的角度,買買石油,也要去了解賣方的想法,探討阿拉伯世界能不能整合成一個經濟體,能不能適度的以地區貨幣來交易,甚或,這批石油收益,是不是能轉成更有用投資,否則,石油收益變成武器槍砲,再轉成巴黎街頭的恐怖攻擊,美金、俄制武器加上阿拉伯槍手,應該不是西方社會希望看到的結果。至於某些學者,要以文化衝突來解釋,我認為二十世紀已經是高度世俗化的社會了,阿拉伯世界也不例外,需要貨幣工具,也需要夠大的市場,如果不能先解決該地區人民生活的困境,直接跳到文明的抉擇,不但無助於釐清問題,反而更加強調東西雙方的差異,此即杭丁頓文明衝突論,即使有一絲絲正確,也完全無助於問題解決。唯有先建立某種交流架構,西方文明這些優點,才有機會在阿拉伯世界展現,而西方也有機會學習阿拉伯文化的優點,相信這樣的世界,才是我們比較想要的全球化,

 

 

 

後記:轟炸伊斯蘭國,意外引出土耳其擊落蘇俄轟炸機的事件。背後原因複雜,土耳其說蘇聯不理警告,蘇俄說土耳其,背後插刀 'stab in the back' ,主要的問題還是土耳其的尷尬立場,在美國進攻伊拉克時,土耳其想趁勢佔領伊拉克油田,就被北約警告,北約不會支持這項行動,風險要自己負責。北約不願意為單一國家,捲入而成為集團對集團的對抗,地緣政治的邊界國家,怎樣保護自己的利益,又不被集團對抗所牽制,考驗土耳其的智慧。

 

 

三分鐘看懂「伊斯蘭國」如何崛起

https://yen13.pixnet.net/blog/post/112778018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巴黎恐怖攻擊
    全站熱搜

    orgilv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