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在亞洲國際教師的網站上,讀到一句話,而且深受震撼," 相較於其他科目,國際語文 (此處指英語) 教師可說是最不政治化的的",如果沒讀上下文,第一個印象就是,這樣說好政治,其實,東西方在這點上都一樣,表面上說,大家都說把政治留給政治人物,其實內心比誰都執著,想把國家、社會型態,當作自己的追求目標,因為,個人利益常常與政治利益一致,鼓勵消費的政治體系,通常也比較容易產生大商人,例如:香港有一千部勞斯萊斯,就是以前港英政府鼓勵觀光客和人民消費,商機比較大。而這位教師說的正是:因為大家的政治立場很分歧,反而讓全球化的國際語言科目,有機會擺脫政治干擾,獨立的生存於所有的國家,以日本和上海來比較,一個是偏文化鎖國的民主國家,一個是相對洋化的海港城市,卻都選擇了英語當國小科目,原因就在於,學英語不是為了宣揚政治意識,政治差異不會動搖這個科目。


有了這層體悟,比較能真正把英語當作一個內化的工具,我常常想,就算沒有盎格魯‧薩克遜民族的英語,也會是日耳曼德語或是某種歐洲大語種流通於全世界,原因很簡單,總是需要一個積極的民族來補起各國這些拼布,而整合的動力其實是為了賺錢,這樣的工作不能討好或偏袒,不能說,中國採購了50架空中巴士,往後三年的交易語言暫時請其他國家講破破的中文,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機會。國際教師既然擔負起國際溝通的橋樑,如何做好好的為世界架設軌道,比做好本國的政治執著,重要得多,


有了這樣的認識,我也才發現,最基本的腳色,就是認識國際局勢,諸葛亮有三分天下的隆中對,我也小心的提出,美國與歐洲、中國的三分論,我發現美國雖然很早就走向全球化,唯有一個弱點就是,不太能包括全球,全美的事務,可以依賴紐約,全球的事務,可就要靠倫敦了,舉個簡單的例子,即便香港已經歸還,匯豐銀行這個亞洲腹地的銀行,還是在倫敦,短期內,美國花旗銀行是否能取代,還有待觀察。而中國因為市場廣大,未來在亞洲的腳色只會越來越重,貨幣不會自動成為商機,美金要變成靈活的商業活動,實體機構不可少,中國既然能在國內自由的貿易,人民幣自然是最重要的媒介,美國深知這個道理,世界銀行之類的機構也知道要引入人民幣來助陣。


因此,身為國際語言教師,最重要的是動態的觀察美國、歐洲與中國的動態,舉凡一路一帶、美國請中國代工的高鐵 (可能還順便用人民幣幫忙融資,工程費之外還賺利息),或是歐洲在大陸設廠,可能都是學生為來的工作機會,至於各國的政治轉趨保守,德國以外的國家,普遍不歡迎難民,而東南亞難民問題並不亞於中東難民問題,安倍首相也宣布境外防衛的主動防衛權,好像各國越來越壁壘分明,相反的,世界經濟反而像百衲被一樣的相連,缺斷這些橋梁,也就是自斷生路,如果日本開戰,是不是就缺斷了美國安排的中東油源,甚或大陸也會封鎖石油運輸管道,到時日本最好全部使用核能動力的戰艦,牽一髮而動全身,在國際化之際,個人安身立命就在於使用一個看似外來,其實內化於全球公民的符號系統,以希望透過這個符號系統,讓政治人物了解,不管理由都冠冕堂皇,如果自斷國際通路,也就是陷本國於危機中,英美出兵中東,常常用國際航道的安全性當藉口,就可以知道,國際橋梁其實不抽象,英美聯盟或許不能長期稱霸,但是國際均勢不會輕易瓦解,了解世界,定位自己,有百利而無一害。


高徒

10.15,2015





arrow
arrow

    orgilv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