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個自由的城市,資金自由進出,人員自由工作,唯有偶爾的街頭抗議,或是郊區的高聳屋邨,提醒大家,還是有些人無法融入這個城市,只能勉強餬口。英語是共通語言,美金是計價單位,雖然有日資企業,沒有人真正把亞洲小池塘,當作世界的全部。猜出來了嗎?這是香港?或許,新加坡也能套上這樣的樣貌,只是,新加坡更像一個公營企業,而非地區?

之前,我建議過上班族不妨變身意飛族,到海外上班,沒想到後來真實的發展,大出我意料之外,許多大學生畢業後,竟然跑到澳洲去打工,賺取可觀的匯差,也讓我暗喜,果然上班族不是唯一的意飛族選民,而英語人是不是就是意飛族?也不盡然不是,然而,身為英語人有一份更多的責任,除了個人的生存,文化的生態,也是該注意的,例如:美式英語全球通行,是不是意味著英式英語不存在?抑或是透過英式英語,我們更了解,美國文化已經是個獨立的文化,並不是美洲版的英國?這類真正全球並存的現象,並非全球化一詞可以涵蓋的,而該以全球的競爭與適應的角度,了解各國都需要不一樣的文化工具,日本的salary man 也不必然是美國的professionals 或 knowledge workers,因為包含的範圍更廣。英語工具的公共化,證明了使用,而非起源,決定了英語人真正的任務。

身為英語人,不管你是旅居亞洲的英語教師,或是回流西方社會,去當新進移民的老師,其實都在推廣英語工具,也在擴大英語平台,或許讀者會認為:移民融入美國社會的任務重大,亞洲國與國之間的英語應用,比較小兒科,起源論的不可靠,在於英國和美、加市場,其實比起全球還是小,硬要把內部溝通的價值無限上綱,只會畫地自限。當初麥肯錫的海外分公司,的確是為了服務美國企業,而且也減緩美國分公司外派的負擔,然而後續的發展,不管是員工或客戶,都慢慢在地化,大前研一這個超級顧問,就印證了內部需求和全球需求,其實都要兼顧。

進一步推論,既然英語人不能無視全球需求,也該學學意飛族,體察各地的差異,以目前的現狀論,中國大陸當然逐漸在趕上台灣、香港和新加坡,大學生在外商面試時,已經不是被動回答問題,而是以英語帶領其他面試者,當起帶動討論的領導 leader,中國這個英語國家,是不是該加以關注呢?dama (大媽,中國的菜籃族投資人) 是華爾街日報的一時興起,還是未來的長期趨勢呢?我的看法是,只要使用頻率和廣度夠大,其實人種是最次要的,大前研一的著作廣被各國人士閱讀,著作也是紐約時報選書之一,而大前研一主張的簡單文法,簡單單字,卻深得我心,會一堆高深單字,卻表達不出內心的想法,這比不會英語嚴重,因為這樣的表達方式,會比說日文再來翻譯還危險。

回到理想城市的話題,謎底揭曉,不是香港,而是任何一個願意國際化的都市,如:吉隆坡、東京、上海、台北。而英語人的任務,並不效忠華盛頓(城市),而是促進交流,建立全球平台,讓人才、資金和創意,有效的流動,也就是說,國際化都市,並不是要把資源鎖死在自己手上,而是分配到最需要的地方,或許在其中,人們才能真正體會到,自由貿易真的是英語人真正效忠的對象。

高徒 2015.9.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rgilv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