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是出版社刻意淡化的哲學性小說,因此,讀者很可能在不知道思考負擔的情況下,買來當心情舒放的散文,我從這本書的一些小故事,想到了蠻多關於信仰和生活的力量。

作者第一篇就發現了人生的荒謬,可能花個二十天找東西,卻只花四天來思考人生值不值得過,有人讀出重複做一件事的荒謬性,卻有可能更荒謬的是,這件事根本就不該做,卻花去了最多的時間,標題中的SUM,可能是Cogito, ergo sum 我思故我在  的存在,存在等同荒謬,這就是作者給的第一個大哉問,等著讀者自己去回答。

除此之外,作者還提出了比較科技性的場景,人類有沒有可能高傲到複製意識,挑戰靈魂不滅的極限呢?量子力學開啟了人類萬物可複製的機會 (原理很複雜,簡單但是不正確的說,就是不但複製了物體表面的特性,連內在的可能波動,都能重現,也就是說,這個方法是造出原來的腦,而不是複製腦,自然連意識也是一模一樣),人類果然也創造出了死後的意識,讓自己活在電腦中,可惜,死後才發現,靈魂真的脫離了那部電腦,往天堂飄去,這樣的科技預言,是不是也讓我更深的體會,死亡的非物理性質與哲學意義呢?

我想,更讓我感興趣的,其實是作者看似輕鬆的筆調下,沉重的關懷,當社會已經發展到不管明天,不管環保,甚至後代的生存環境都能拿來換經濟成長,是不是人死後,應該有機會看看自己生前所創造的 "成就",那篇眾人被罰看著自己創立的公司繼續成長,自己比較差的作品,其實還有人讀,這這點來說,或許就是死後各種生活,對於活的人發出的警告,也是永續發展的最好的註腳。

高徒  12.8,201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rgilv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