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和資訊界的朋友聊到,為什麼比爾蓋茲能夠賺到百億身價,當然,其中的因素很多,美國的證券市場規模龐大,企業主能夠一夕致富,而各州的反托辣斯法的判決有利於比爾蓋茲,保住微軟的獨霸地位。甚至陰錯陽差的,IBM 忘掉了電腦中的真正黃金是作業系統,加上比爾蓋茲的媽媽又是IBM的董事,使我們無法決定哪個才是IBM送走金雞母的關鍵因素。朋友也提到,比爾蓋茲雖然不是第一流的程式設計師,卻能網羅一留的程式設計師,因此,能做出好的作業系統,正如那個笑話說的,美國人打著領帶推銷著巴基斯坦人包著頭巾寫出來的作業系統。美式的行銷與製造的分工,在這裡馬上活靈活現起來。總之,微軟做出來還不錯的作業系統,消費者的選擇也這套系統,在商業與家庭中普遍被應用,大量的銷售,打造出這位世界首富。

寫到這裡,你可能不但沒找到比爾蓋茲的致富之道,反而產生一大堆問號,其實,本文的目的本來就不在於快速致富,告訴你一天省三十,三十年變一億,而是要探討一些比較特殊的人格素質,以比爾蓋茲的中學求學經驗,經常和同學泡在電算中心打工,並不是這樣的打工工錢很高或是技術性很高,而是比爾蓋茲從中體會到,軟體是有價資產,後來比爾蓋茲經營微軟,與其說微軟是座軟體工廠,不如說微軟是一個有可樂的自助餐廳,加上一位很會技術作價的老闆,就像巴黎咖啡店把畢卡索隨手的塗鴉裱框,賣價可能就高於咖啡店一樣,比爾蓋茲把軟體工程師一邊喝可樂,一邊打的程式碼,包裝成MS-DOS (對於DOS其實是向微軟以外購買,又高價簽約授權給IBM的故事,就留給有興趣的讀者來回應吧!)或是Windows N代,就此創造出鉅額資產。也許因為軟體資產化的力量驚人,一直到目前為止,比爾蓋茲的頭銜中,都還保有 "BASICA programmer" ,提醒自己,真正能創造財富的,還是那些程式碼。

即使找到了致富之道:程式碼加上技術作價,那網路時代,每個經營者幾乎都擁有程式設計師,也對於華爾街那些金融工具朗朗上口,這樣巨大財富,卻沒有在單一個人身上重演,當然,總體的網路創業財富,應該已經超過比爾蓋茲的身價,即使去除掉網路泡沫的部分,我想,經營者沒成為蓋茲型富翁,這跟網路時代的販售服務的方式有關,網路時代的消費者,已經懂得購買當次需要的服務量,也就是說,網路時代的,作業系統也應該可以一次買一天分,一次只要付很低的價格,比方說:以往我要買不十幾萬的咖啡機,才能在家喝機器泡的研磨咖啡,現在我只要走到街角的85度C,點一杯咖啡就行了,當然,這樣咖啡店無法很快的把機器賣給我,不過,長期來說,咖啡店的獲利週期可以拉得很長。 

釐清了比爾蓋茲致富的人格關鍵與時代背景,我們應該就能知道網路業還是會產生鉅富的,但是,這些企業,短期看來像賽馬,輪流被人下注,你消我長,長期看來則像銀行競爭,小銀行慢慢消失,資金不管怎麼流動,投資人終究會做出選擇,有一家變得很龐大,就像今日存活的花旗、摩根。那時候就能知道誰才是贏家,有個小道消息,說比爾蓋茲其實還是會是下一個年代的鉅富,因為他已經大量投資Google了,我既不了解Google的股東結構,也不知道後來活下來的網路企業是不是Google,我覺得這個小道消息,其實已經抓住了網路時代的致富關鍵,那就是早早下場參與,同時讓自己最後留在場上,比爾蓋茲的致富年代已經過去,你是否已經抓住了下一個致富年代的機會呢?

 

高徒  2.26,201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rgilv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