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終於實施了兩岸的三通,也就是有別於金門廈門與馬祖福州的小三通,開始了點對點的大三通。在此時,也正是檢視台灣在區域的競爭力與分工能力的好時機。一般來說,交通建設,有助於經濟發展,海運與空運的開放,也是經濟發展的一個時機。

既然是檢視競爭力,邊緣能力又意味著什麼呢?本文所謂的邊緣能力,並不是指台灣位於經濟體的邊緣,而是指台灣除了具備大家朗朗上口的核心能力,更重要的是,具備了許多邊緣能力。我舉香港為例,當初中國大陸提出了鎖國的政策,香港即發揮了金融方面的能力,讓亞洲的商人,尤其是來自西方社會的商人,有資金融通的管道。相對於大陸這樣的經濟體,香港的確是發揮了邊緣能力,把不能到中國經營金融業的劣勢,轉變成世界五百大銀行都來設分行的優勢。同樣的,台灣的競爭力,除了一般人直接想到的,參與大陸市場的競爭,其實在邊緣能力上,有更多的優勢,這是大陸市場不可能立即追上的。

比如說,唱片業,或許這在一般經濟體中,算不上什麼大產業,可是以台灣目前每年的音樂專輯發片量,可說是亞洲華人區域中的第一,曲風又混合了日本、東南亞的調調,是世界上少有的流行音樂區。這樣的產業,就可以好好的發揮邊緣競爭力,在大陸忙著建高樓、發展高科技 (對岸所謂的高新科技)時,用唱片業的軟實力,紮下實在的兢爭優勢。

 

又例如,台灣的飲料業,不管是瓶裝開喜烏龍茶,或是現泡的清心福全,都是創意所帶來的商機,經營模式也極容易以連鎖方式推廣,或是以可口可樂的模式,廣設裝瓶廠來行銷各地。大陸當然是也是重要喝茶的區域,喝茶的現代經營模式,台灣卻是領先的,如何利用這樣的相對優勢,把大陸本來就接受的茶文化,當作飲料業的擴大市場規模的契機,相信值得相關業者,好好研究研究。

 

最後,要提一個比較常被提到,卻恒被忽視的產業,觀光業。三通之後,普遍聽到一個說法,就是台灣到大陸觀光的人數,遠高於大陸到台灣的人數,觀光上不對等。這樣的說法可說是似是而非。首先,台灣去大陸觀光的人,並不是全部都到上海市或北京市,也就是說,台灣到大陸各地的觀光客總數,高於大陸各地到台灣來觀光的總數。這樣的現象,應該是很自然的,畢竟台灣觀光客算是比較成熟的消費者,會自發的到各地觀光,何奇怪之有,這就好像日本人說,日本人每個人都會買輛日本車來開,甚至還會買歐洲車,美國車來開,乍看之下,好像日本汽車工業不夠發達似的,正因為日本汽車工業發達,消費者才更能認清自己適合開的是什麼樣的車,也就不會盲目的迷信哪個國家的車最好。因此,不必擔心台灣人到大陸觀光,觀光業者要強調的反而是,台灣遊客遍佈大陸的現象是不是會更吸引大陸各地的人,想來看看是什麼樣的區域,可以養出這樣成熟的旅遊消費者?台灣因為以前外匯缺乏,造成觀光都以島內觀光為主,因此,日月潭、阿里山除了揚名國際,也是國人主要休閒場所,甚至到目前為止,也是一些消費力強卻假期短的國人,度假的首選。台灣既然有觀光資源,又是民主開放的區域,在觀光競爭上,具備相當好的邊緣能力,尤其人口數量的不對等,更是可以吸引對岸金字塔頂層的客源,就足以滿足觀光市場的胃納,不需要設法吸引比較不成熟的旅遊消費者。這樣良好的邊緣優勢,更不需要擔心是不是要發展博弈產業來提振觀光業,觀諸世界設立博弈產業的地區,不是不毛之地,就是沒有其他產業,需要博弈產業當作唯一的稅收來源,更重要的是,博弈產業是倚賴稀有性的,並不是左鄰右舍有博弈產業,我也可以設博弈產業,香港和澳門之間的默契就是,雙方只能有一邊設博弈產業,香港這邊只有英國留下來的傳統---賭馬,因為,兩邊都設博弈產業,也就意味著兩邊都發展不起來。台灣既然鄰近大陸這個市場,又有與港、澳不同的觀光模式,只要政府結合業者,對外多多發聲,結合台灣的藝術表演、美食以及便捷的交通建設,相信這樣的競爭力,和香港的購物主張,澳門的娛樂業模式,是相輔相乘,共同補足大陸觀光市場的不同光譜。

 

综合以上的各點,可以發現每個產業,都不是走我也有 (Me,too.)路線,而是只有我才有 (Only me.) 台灣的核心競爭力,如:科技產品代工、民生用品加工,都是大家很清楚的。但是邊緣競爭力的總和,有時候也能和核心競爭力等量齊觀,因為那是很多產業各自發展的結果。就好像亞馬遜書店,當然也賣一些長銷的古典文學,但是我通常去買的都是一些比較冷門的書,這些銷量少卻種類多的書籍,組成了亞馬遜書店的主要營收。台灣這些具有高度競爭力,卻又種類繁多產業,更應該在三通的時機,好好的發揮,讓台灣的形象,不只是筆電和球鞋,也是音樂文化、茶文化與體驗經濟的成功典範。

高徒 1.12,2009 朱雀樓

 

 日月潭碼頭

日月潭碼頭  出處:孫少英 埔里情素描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rgilv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