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新讀者
或許你在許多的文學和科普的專欄中,有點迷失,歡迎你來到,在探索中,歡迎使用側欄的搜尋框,打入關鍵字,就能找到您有興趣的內容喔!

上文天龍寺與三秀院 略略交代了悠哉晃蕩回京都的方法,幾幾乎想用上嵐山交通散策這樣日本位極濃的標題,漢字用出和風,這點卻是日本人的一絕,這回繼續來記一段偶然的參觀。

ABKA_113_DN32046_S.jpg

典型的合洋混合式建築:嵐山 Arabica                                 出處:Good Coffee

 

渡月橋頭某面木質圍牆,裡面的蕎麥麵店,令人好奇,進去一逛,發現還有小小的藝品店,有些雅致的紀念品,並未細看,只覺得,內裡的空間,極適合跪坐品茶,大抵以玻璃包廂,榻榻米座位為主,另一建物則為蕎麥麵店,因為不用餐,也就門外張望就離開了。

可能木屋濃厚的和風,質感極佳,滿足了我的眼目,接下來的嵐山Arabic 以及我平常早晨的咖啡因額度,我全部放棄,往嵐電嵐山站前晃蕩去了,說來矛盾,我一貫以西方Japanologist 的觀點來看日本,好像蠻偏西方觀點的,可是正因為是外來客,反而期待看到非常日本的東西,正如早期的西方觀光客,很失望台北街頭沒有原住民服裝一樣。京都其實是高度西化的都市,甚至許多西式建築物,比東京還早,然而,觀賞者的角度大大限縮這些可能性,在東京的郵政總局大廳,我也感受到天窗光影的魅力,讚嘆著日本對西式建築,已能掌握且發展出日式的語彙。嵐山Arabic 這樣的西式建築,很可以為桂溪添色,卻也可能搶了渡月橋頭的古建築風采,就讓橋頭的蕎麥麵店繼續飄香,而咖啡的香氣,則在不遠處的溪流小段差旁,低調的散播全球文化 (硬要溯源,咖啡甚至不是基督教文化,伊斯蘭教信徒更早喝著咖啡頌唱可蘭經)。

高徒  2017.2.22 新北新莊 

orgilv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上回在京都街頭的東本願寺,提到要介紹金閣寺,眼尖的讀者馬上發現,原來鹿苑寺就是金閣寺,在前往金閣寺的路上,我也被地圖上的鹿苑寺難倒,大概是行前看了太多金閣寺、銀閣寺的本名,搞得自己疑神疑鬼,擔心這個鹿苑寺又是何方神聖,到了金閣寺門口,放心了,大大的楷書刻著鹿苑寺。

積雪的金閣寺,和老松對映成趣。        攝影:高徒

行前也讀了簡介,知道這是貴族別館改建的寺,足利義滿本人將舍利殿當作禪修的地方,當時的政治環境,是不是也是以宗教身分避開政治紛擾,頗令人玩味。也因為舍利苑修得金碧輝煌,金閣因此得名。在金閣寺前的水池邊,注意到旁邊有一茅草柴門,頗為清幽,可能是通到比較不開放觀光的屋舍。而由山上引下水流,使得小水道清澈活躍,旁邊的青苔,也就更顯得古雅,等到了夕佳亭,我更深信,良好的水質,必然是個泡茶的好地方,也能遙想當年貴族們和茶師一起欣賞茶道的風雅。

本來正面的樣貌就令我驚艷不已,沒想到在背面看到逆光的金閣,閃著簷上的積雪,這才現出一點內斂的風華,好似一些歐洲古堡,當年只是軍事要塞,沒想到事過境遷,古樸的石造建築,低度的修飾,實用的功能,反而耐看。想來多次修建的金閣寺,也只有在時間的流裡,才變幻出這麼多的風貌。

到了出口處,又是深色的木造建築,已經飽覽美景的我,正期待一處清幽的角落,只是往來留影的遊客,即便在一月的京都,也難有空寂景況,想到咖啡店是個不錯的選擇,就順著出口的金閣寺通,來到咖啡工房,記得舒國治推薦過這家咖啡館,偏向歐洲風格的布置,我叫了吉利馬札羅山咖啡,點了蛋糕,細細的畫著窗格上星芒圖案的玻璃,頭髮稍白的店老闆,親自烹煮咖啡,也非常有職人氣味。下次路過金閣寺,別忘了也到此歇息歇息,至於咖啡工房的照片,請參考嵐山竹林中的攝影隊 ,該文或許就是我對京都無以名之的美,透過咖啡的氣味、清水寺的疏闊與金閣的燦爛,凍結而成的一瞬。

 

orgilv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假日在永康街找咖啡店,不料某些咖啡店都另設他途,不再賣咖啡了,不小心找到一家,Who's Cafe誰的書房,正好展出孫大偉的藏書,顯然是刻意依據他讀過的書單,仔細搜尋,設成書展,也擺放了他的潛水氣瓶以及越野腳踏車,他書中提過的幻燈片窗簾,也展出了,能有個舒適的地方,讀讀明日的孩子,身心頓時放鬆了。

26249929852_b184114b49_z.jpg

Who's Cafe 安適的閱讀空間       照片出處:臭臉任的美食生活誌

這才想到,去京都那幾日,加上半日在蔦屋書店 (位於大阪梅田),也是同樣的感覺,即使不刻意去南禪寺或天龍院,只在鴨川附近的五条,走走逛逛,也都有一種安適的感覺,再細想,這種感覺,在台南有,在台東也有,原來,都市規模適中,開發減緩的地區,人自然會有這樣的生理反應,難怪威尼斯能夠長年吸引遊客,只是威尼斯的觀光活動,怕有點破壞這樣的情趣。

[2017京都之旅 01]  嵐山竹林中的攝影隊 和 [2017京都之旅 02] 天龍寺與三秀院 正是想分享這樣的安適,希望各位除了閱讀京都的部分,也能感受到旅遊之外的一種熟悉感,說來矛盾,每每抱著尋奇的心情去旅遊,最後總是在某種熟悉中得到滿足,這算不算某種的自我追尋?

 

 

orgilv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來可能是定位部落格不是旅遊網站,二來是認為京都熱是股狂潮,讓我有點想避開,我一直讓京都遊記停留在 嵐山竹林中的攝影隊 ,翻閱天龍寺和三秀院的照片,讓我想起,京都已經不是一個城市,一個旅遊點,而是周遭寺廟、人文加上細細受到當地消費者愛護的商家,因此,這樣的組合,我想試著從一般遊客的角度來看京都。

東本願寺佛塔.png

市區就能欣賞寺廟建築之美,京都的確是個好地方。

信步走進天龍寺,想到這個寺名其實是天、龍、夜叉...等八種鬼神的總稱,由賞味寺名開始,也不由得佩服起金庸採用書名的廣闊與精準,初初的印象,還只覺得是尋常深色木構的風格,走著走著,連停車空間的小石礫地面,都有著枯山水的趣味,更有趣的是,接近三秀院通道的池塘,竟然有枯荒的池子,以及荷花的殘枝,取景留下數張剪影,也慢慢品味出某種禪意的美感。

賞遊京都近郊的嵐山,對於短期停留的遊客,的確有交通和時間的雙重難度,不像高度整合的東京地鐵,由於鐵路系統有各自的私鐵,地鐵其實是鐵路某段的地下化,算是比較有整合的系統,但是這部分很短,僅限於市區遊逛。若是採用腳踏車,怕也只能景點附近踩踏,身為一般數日遊的遊客,實在難以享受慢速度的在景點之間移動,幸好,嵐山還算是容易到達的點,除了火車有兩線( JR 與嵐電 )之外,慢慢的搭公車回京都,也是個選擇,行前已參考了舒國治建議的轉車路線,實在是簡單又能欣賞沿途景點的好方法,只是他比較偏向長途晃蕩,並不特重效率,如果是時間比較有限的旅客,可能要考量自己的需求。回程我選擇搭乘嵐山-高雄線,回到京都,一路上都能聽到不同的町名,蠻有趣的,看得出來,這是尋常通勤的交通工具,也是觀光客比較少的路線,的確在嵐山有幾位遊客上車,中途大多是當地人在搭乘。

回到京都恰巧在京都車站附近,看到東本願寺的佛塔,現代與古風的完美結合,能在市中心欣賞到建築之美,下一回且讓我們細細品味金閣寺的另番風情。

 

文章標籤

orgilv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嘩啦嘩啦的風在耳邊吹著,兩旁的竹林就是這樣無限向前延伸,不知道臥虎藏龍的場景,可有考慮過這麼有意境的竹林,在嵐山的竹林中,我才真正的體會出,京都不是只有寺廟和藝妓,周遭的山川河岳,早把京都像幅畫的裱框額裝起來了。

original-1.jpeg

逛完金閣寺,別忘了來到咖啡工房享受歐洲氣氛  出處:Klook 香港  

動筆前,一直擔心會用一堆平安朝的歷史摻和著和紙、茶道來淹沒讀者,後來想到舒國治的遊記風格,只能寫旅遊,不可以掉書袋,雖則其人之文筆,把學養暴露無疑,下次碰到他,可能要提醒他,這點還是露餡了。正由於拋掉了事前的成見,與九年前的印象,突然浮現眼前的竟是最不抱期望的竹林,卻帶來此行最高的感受,京都偶然的成為平安朝的政治中心,進而吸引工匠和文人,同時成為文化中心,然而今日的京都,卻不意成為資本發達後,人類小小的避難所,被視為極佳的居身之所。

是的,避難所,我不免想到,同樣是文化都市,波士頓、愛丁堡和舊金山,雖然都是宜居之地,然而,寫著漢字,想著唐詩,發現東方的同類都市,竟無需屈指,又是舒國治早已提點,香港,是的,高度英國化的殖民地,竟意外地保留了一些不同於西方的文化的風采,想來不無感嘆,沒想到在京都,毫不意外的,找到類似的文化都市,卻沒有濃濃的盎格魯風格,在京都,找回了某種自在地呼吸。

於是,一月的某日,在嵐山的竹林中,看到大隊人馬架著腳架,等待竹林最美的那一霎光影,忽然,金閣寺水池邊的柴門與青苔,咖啡工房的吉力馬扎羅咖啡的果香與酸澀,祉園的長牆與藝妓,清水寺瓦上的白雪,加上現代的京都塔,都在一瞬間,凝結在這一霎光影中。

高徒  2017.2.4

orgilv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第一部Cyber Shot 500萬畫素的消費機,到目前全片幅的Sony 微單,有一點疑問是,性能提升不下十倍,當然,價格也3倍,五倍的跳,為什麼心裡滿足感沒有等量提升呢?我想有一個很大盲點就是,攝影有技術和感覺兩個層面,而消費者常常在追求某種感覺,卻錯誤的買了某種高價的產品。(想挑相機卻不小心點入這裡的讀者,請你放心,本文雖然沒有提到特定的品牌或型號,請放心,讀完之後,絕對可以拿去檢驗每一台相機,只要廠商可以讓你現場試拍兩張的話。)

 

最明顯的就是,入門的單眼,通常都是塑膠機殼,反之,古老的Leica 卻全部是金屬機身,質感差異很大,即便性能大幅提升,我很難說服自己,這樣的相機,其時相較於以前的底片機,簡直就是神器了。如果單眼外殼一直不能跟上內在,這樣的落差應該會一直存在,當然,隨著消費只升級器材,通常這類落差會慢慢消失,Sony  A7 就直接用了鎂鋁合金機身,細細想來,這點可說是廠商一開始就鋪了這樣的升級之路,我只是照著走上去而已。

除了外型不夠唬人,另外一個問題,在於數位化之後,一些質性的考量,好像慢慢被忽視了,iso 要高,畫素要高,解析度也提高了,傳統上,底片攝影那種部份不確定的因素,消失了。當然,這算是進步還是缺點,有待商榷,然而,個性的喪失,是個代價,以往買不同底片,反映某些風個的做法,完全被Photo Shop 這樣的後製取代了。也因此,許多傳統攝影師抱怨,最佳攝影應該改頒最佳動畫獎項,雖然有點酸葡萄,我得承認,時代到了這裡,後製是必要之惡 (註),否則科技就會變成唯一的風格。而消費者在升級器材時,有時覺得這樣的風格可以買得回來,自然,也就越買越高檔了。

最後,還有一個因素,恐怕拍攝的人也習而不察,就是數位相機進入全片幅年代,讓人有重回底片年代的錯覺與期望,但是別忘了,沖印商、相機廠和底片廠商,其實長期的發展,才有那樣的榮景,單眼相機在突破了感光元件的尺寸與價格的限制後,馬上要面臨消費者模糊而美好的全片幅底片相機回憶,而且,有一部份,還是時間久遠幻想出來的,自然心裡滿足度就更低了。

解析了這類心理需求後,或許你們之中的一部份人,就不用在花大錢去升級器材了,只要針對目前市場上能夠提供的部分去升級,例如:五軸防震、多點對焦,或電子觀景窗。許多偏向心理層面的落差,值不值得去花錢,就可以理性考量了,以我來說,如果價差不太大的話,我倒是不介意在提升相機性能時,順便讓機殼更有質感。

最後,勉勵各位熱愛攝影的讀者,千萬別迷失在規格與品牌中,如果那個品牌和規格的產品,是你需要的,就勇敢的買下,反之,如果那些浮誇而不實用的器材,已經阻礙到你攝取影像,則不妨放入乾燥箱吧,不待相機廠商停產,主動淘汰,永遠是升級時,最難的部分!

orgilv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18%2F08%2F08 Breakfast.jpg雖然不時會看到一些器材掛的網路文章,也常常逛新手的發問文章,我還是一本初衷,分享才是我攝影的目的,培養攝影師則不是我的目標,畢竟,國內外這類的學系和學校很多,還輪不到我來搶生意。以下,就不怕淺顯的介紹一些好的網路平台,讓攝影藝術家,也能好好分享作品,不要淪為孤芳自賞的創作者。

首先,我要大推Google + ,雖然是失敗的社交平台,我卻很肯定,Google 有抄到最重要的功能,相片上傳功能,當然,其他按讚啦、直播啦,這類互動概念,Google + 可能永遠半拍。除了能上傳照片,另外一個很好的地是系統自動降了畫素後,可以無限儲存,解析度也還夠用,如果需要原尺寸儲存,下面的推薦很管用。

 

剛剛提到了處存的尺吋,我愛用Flickr,這個平台強調可以原尺寸上傳,未來如果你想要輸出照片,這點很重要,雖然我只在歲末沖印時,才用到這個功能,平常還是當買保險一樣的,多存一份在Flickr。

 

最後,我要推薦時光小屋,免費的會員期時儲存的相片尺吋不夠大,是小小缺點,好處是可以按照日期排列,就可以把小朋友成長的軌跡,用照片展現出來。如果說,Google + 提供你廣闊的桌面,時光小屋則給你一條長長的時光軸。

 

orgilv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逛這個市集,最大最大的疑問,就是為什麼會冠名使特拉斯堡,即便主辦單位已經盡量找法系的品牌,也推了熱甜酒這樣的試喝。當然,主辦單位自認盡責的把平台設立,然後讓廠商自己找出法國風味的部分,呈現上來,好像沒有錯,錯就錯在先召集了一些品牌,把非常不史特拉斯堡的事務,硬要以史特拉斯堡的主題,來欺騙自己,既然不打算經營內容的部分,就要誠實的承認,這是很一般的法國風市集,而非認為有了小木屋就大功告成了。缺乏誠信,會成為行銷的致命傷。

 

Commue A7     A7的貨櫃市集                                                             攝影:享受生活不無聊 規小孫

 

上週日(4/23)經過A7的貨櫃市集,一股都市中野餐的情趣,立即湧現,現場既有可以坐臥的小空間,也有不少小酒吧,連前排的賓士聯名酒吧,和Samsung 的展示間,也沾染的休閒的貨櫃風。這才發覺,認真經營的市集,只要平實呈現,不一定要有什麼偉大的名字啊!

 

orgilv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民主國家通常很自豪於公民社會,讓公民的素質反映在當選的政治人物上,然而,公民也會失業,公民也會情緒化,公民也會排外、反全球化,真向相對變的次要,情緒宣洩比較重要(註)。

Trump debate.jpg

川普的當選,讓人們認清,不是只有沒受教育的選民才會支持民粹,日子過不下去時,大家都會有點情緒。川普只是把這樣的情緒喊出來了,真的要重新回到以事實和理性的思維方式,需要環境,美國多年來,靠著所謂的高成長、高就業,替代了社會福利路線,也成功的反證歐洲的制度會阻礙進步,但是充分的社會福利,可以讓人民比較原意忍受成長率不高,因為日子還過得下去。不管哪邊的路線比較好,讓人民安全些,有其必要。台灣長年來,即使經濟成長已經緩和,不太有大筆財源,仍然維持健保,讓社會有最低的醫療安全網,相信只要失業保險更落實,應該能降低民粹的危險。

 

也因著台灣政治路線上的搖擺,我更能體會另一種浪漫,美國是即使冒著國家分裂與國際地位下降,也希望讓川普在經濟和貿易上,好好的鎖國一番,反而台灣因為長年在外交與政治的困局,即使是冒著沒有大陸觀光客的危險,也要向大陸表達立場,在國際上爭一席之地。狹義的政治,或者說,國家形象,與經濟,何者為先?其實不容易釐清,以早期的北美十三州,即便獨立了,各州沒有能力互相貿易,反而要和倫敦貿易,政治上也不動搖,堅持獨立。也就是說,經濟上,美國仍然無法獨立,至於英國並沒有以此逼迫美國,繼續以貿易支援美國,也就是英國是輸得心服口服,顯示了紳士風度。川普既然認為貿易上的實利,可以抵銷美國海外力量的削弱,這樣的選擇是非常清楚明白的,讓美國再度偉大,可以轉換成,讓美國的國內經濟,再度偉大。

 

既然人民的生計與國家的形象,有可能產生衝突,我覺得身為公民的我們,可以冷靜下來想一想,未來領導人是不是能夠兼顧國家形象與經濟發展,後真相的最大殺傷力,就是政治人物可以說一些情緒性的話,就能賺到選票,至於可不可行,選民心中自有一把尺,台灣在國際上繼續站在舞台上,需要經濟的軟實力,也需要政治上的大智慧,Hillary 說得好,Be carefully, and smartly. 台灣經濟上的依賴,也會影響政治上的獨立,這個平衡點,會提醒我們,聰明的投票,在這後真相的時代。

orgilv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這幾天已經有舊讀者,透過上站,直接讀了澳洲遊記,除了高興讀者不完全依賴Google 搜尋引擎,也欣喜於早期讀者出現,催促著我寫完雪梨的部分。這些早期讀者可能發現,這幾篇中,讀書心得竟比遊記的部分多,我自己發現,原來讀書對於旅遊,有某種助益,那就是理解某些現象時,原來書中早有人提過類似的概念,只是沒有例子,我無法理解,直到來到現場,哇!是這麼一回事呢。以墨爾本的混搭建築為例,我發現,原來村上春樹的小說,就是混搭而來,翻譯混搭小說,產生既非翻譯,也不是日本傳統文學的作品,墨爾本的建築,既非愛丁堡老街區的原樣保留,整舊如舊,也不新式的仿古建築,如圓山大飯店,而是既有古蹟,也有新建築的模式,這些讀書心得,與其說是遊記,不如說是思考筆記,也更能激發我,在旅遊中找靈感的動機。

國中地球科學(物理)的太陽軌跡。 開始點設在南半球。  (出處﹔王建忍 Sun Path Simulator 太陽視運動軌跡模擬器

第二次跨越赤道的我,幾乎快忘記多年前,紐西蘭之旅,我就首次跨越赤道,這次除了細心的觀察太陽有沒有偏北,也思考起村上春樹對於西伯利亞歇斯底里的描述,日復一日工作、生活,給人不改變的藉口:忙。除了細心的讀1973年的彈珠玩具,在藍山、在雪梨塗鴉街,我都細細的比較,國內有沒有,能不能好好規劃成旅遊活動,不要只是人云亦云地跟著拍照、打卡。讀村上春樹是一種心智的體操,思考旅遊活動的國內版本,則有點像顧問作業,遵循另一位日本人---大前研一,把相片當談話資料,把景點當客戶委託案,想一些可行的方案。也感謝龍應台,他的紫藤廬與星巴克一文,我雖不同意,傳統文化能夠活化,卻是不錯的方向,不能全盤否定。

再度感謝早期讀者的支持,也希望查詢Google而來的讀者,喜歡這幾篇實驗文,如果有什麼意見,留言板和文末回應,都是開放的,簽個名吧!

 

高徒  2016.9.17  中秋連假

orgilv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幾天已經有舊讀者,透過上站,直接讀了澳洲遊記,除了高興讀者不完全依賴Google 搜尋引擎,也欣喜於早期讀者出現,催促著我寫完雪梨的部分。這些早期讀者可能發現,這幾篇中,讀書心得竟比遊記的部分多,我自己發現,原來讀書對於旅遊,有某種助益,那就是理解某些現象時,原來書中早有人提過類似的概念,只是沒有例子,我無法理解,直到來到現場,哇!是這麼一回事呢。以墨爾本的混搭建築為例,我發現,原來村上春樹的小說,就是混搭而來,翻譯混搭小說,產生既非翻譯,也不是日本傳統文學的作品,墨爾本的建築,既非愛丁堡老街區的原樣保留,整舊如舊,也不新式的仿古建築,如圓山大飯店,而是既有古蹟,也有新建築的模式,這些讀書心得,與其說是遊記,不如說是思考筆記,也更能激發我,在旅遊中找靈感的動機。

而第二次跨越赤道的我,幾乎快忘記多年前,紐西蘭之旅,我就首次跨越赤道,這次除了細心的觀察太陽有沒有偏北,也思考起村上春樹對於西伯利亞歇斯底里的描述,日復一日工作、生活,給人不改變的藉口:忙。除了細心的讀1973年的彈珠玩具,在藍山、在雪梨塗鴉街,我都細細的比較,國內有沒有,能不能好好規劃成旅遊活動,不要只是人云亦云地跟著拍照、打卡。讀村上春樹是一種心智的體操,思考旅遊活動的國內版本,則有點像顧問作業,遵循另一位日本人---大前研一,把相片當談話資料,把景點當客戶委託案,想一些可行的方案。也感謝龍應台,他的紫藤廬與星巴克一文,我雖不同意,傳統文化能夠活化,卻是不錯的方向,不能全盤否定。

再度感謝早期讀者的支持,也希望查詢Google而來的讀者,喜歡這幾篇實驗文,如果有什麼意見,留言板和文末回應,都是開放的,簽個名吧!

 

高徒  2016.9.17  中秋連假

 


orgilv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墨爾本之旅雖然來到尾聲,反而旅遊讀村上的實驗,有點欲罷不能,總不能一直寫村上春樹,把遊記空在一旁啊!剛好想到挪威的森林,描寫了不少東京大學生的宿舍,以及東京大學周邊的散步,不如我就趁逛墨爾本大學的時候,來聊聊學術與文學的混搭吧!

1356445043-3191902696_n (1).jpg

東大的銀杏大道  出處:Mcbass的網路日誌

墨爾本大學的入口,有個亞洲研究中心,恰如其分的一塊斜躺的大鐵牌,有個類似地球的環狀標誌,右手邊貌似圖書館的建築物,採光窗卻是出奇的彎曲、傾斜,不只是有動感,似乎也能透進更多南半球的陽光,本來想多聊聊墨爾本大學的學術評價,以及排名遊戲背後的精細操作,幸好想起村上春樹說的,好材料不要隨便地用掉,還是待讀者專心的遊覽才對,直子帶著渡邊,一前一後的逛東京大學附近,我則在逛的過程,悟出了一個道理,原來建築物和校地都還在其次,青春歲月的無限美好,才是大學景點的最大賣點 (近日,明天,我要和昨天的你約會 就取景京都 野本的京都精華大學,不 想說破的理論,電影人可是大聲的拍出來。) 既然許多人都透過大學,取得了社會上某些資源的門票,也就不必避諱,大學本身在社會上,掌控機構或政治的力量,這類例子在哈佛成立,在台大成立,當然,在東大也成立。逛著逛著,又想起不只是大學,街舞、街頭塗鴉,不也是需要點年少輕狂,多年後,也許同學們都位居要津,也不免要懷念當年的荒唐事。墨爾本大學當然不只有亞洲研究所,然而遊客是不宜涉入太深的,註冊組不是我該去的,反不如輕鬆地翻翻學生會的刊物,裡面巨細糜遺地列出了租房、飲食以及社團活動,還提到店家提供了便宜可以飽餐的時物,想來有點置入性行銷。說倒置入性行銷,我雖然沒有明顯的證據,哈佛無疑是好萊塢極喜歡的題材,這類魚幫水、水幫魚,電影公司省了搭景費用,學校得了免費宣傳,不知道算不算資本主義中某種共謀。總之呢?深陷東大迷思的我,很能在墨爾本大學找到某種情懷。在大學校園結束墨爾本之旅與澳洲之旅,意猶未盡的讀者,請期待雪梨篇的部分吧!

高徒   2016.9.17

同場加映 墨爾本大學與校園中的大學生

DSC03833.JPG

orgilv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